[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973.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省;邢泽众;黄春;史国梁;刘子圣;曹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预制构件 智能 吊装 过程 数字 孪生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实体建模、数字孪生虚体建模、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施工现场实体建模由智能吊装构件建模、智能吊装设备建模和智能网关建模组成,实现施工现场数据采集;数字孪生虚体建模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四个层面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仿真;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使施工现场实体建模和数字孪生虚体建模实现同步仿真,实现模型驱动的预测与优化。本发明能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数据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等问题,强化了对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孪生和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建造大国,未来中国建筑业必将迈上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装配式建筑是实现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之一,其技术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建造能力和科技实力,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如预制率提高、构件体量增大、推进区域更广、吊装高度增加等,相伴而生的是在吊装作业、高空坠物等方面出现的安全隐患,需引起行业高度重视。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管理水平,对推动装配式建筑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字孪生作为解决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和践行智能制造理念目标的关键使能技术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由工业界引入到建筑行业进行落地应用。数字孪生作为解决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和践行智能制造理念与目标的关键使能技术,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被工业界引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落地应用。数字孪生落地应用的首要任务是创建应用对象的数字孪生模型。
因此,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是建筑施工阶段应用数字孪生理念的前提,提出数字孪生模型的标准化建立方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数字孪生作为具有普适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以此为背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该方法与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相比,具有以下三项优势:
(1)清晰全面地展示装配式建筑吊装过程中的数据的逻辑关系。
(2)将装配式吊装过程的全部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强化了对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
(3)解决传统装配式吊装过程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的缺陷,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数据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且在信息收集、存储、处理过程中逻辑混乱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该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清晰全面地展示装配式建筑吊装过程中的数据的逻辑关系。将装配式吊装过程的全部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强化了对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
解决传统装配式吊装过程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的缺陷,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水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包括:
施工现场实体建模由智能吊装构件建模、智能吊装设备建模和智能网关建模组成,实现施工现场数据采集;
数字孪生虚体建模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四个层面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仿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