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9510.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管祥华;陈炳泉;刘晓伟;王彬;黄娟;余锦剑;李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5B49/02;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执行除霜模式前,热泵热水器以制热自动控制模式运行,实时获取和存储热泵热水器的运行参数;在退出除霜模式后,热泵热水器以制热强制控制模式执行满足除霜条件前热泵热水器稳定运行状态的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在退出除霜模式后,使热泵热水器快速恢复执行除霜模式前的稳定运行状态,避免水温剧烈波动,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热泵热水器快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能够有效解决以制热自动控制模式恢复稳定运行状态所需周期长,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还介绍了一种应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热泵热水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可充分利用大气环境中的低温能源,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对使用地区不产生污染,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热设备。
然而,在冬季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的空气侧蒸发器容易结霜,影响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果,为保证从低位热源向高位热源的高效换热,常规空气源热泵均采用四通阀换向进行蒸发器除霜,除霜后,机器恢复制热时自动调节,温度波动较大,恢复周期长,影响用户体验。
申请号为20191122053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频式热泵机组的除霜方法,达到除霜条件,压缩机降频到最低频率保持5秒,进入除霜模式,压缩机频率提高到除霜频率,膨胀开度调整到除霜开度,随后每隔30秒,除霜频率下降5Hz,除霜开度减小4%,直到频率降至除霜下限频率,停止调整,同时监测风换温度,机组高压值和除霜时长,当这三者任一参数超过设定值,退出除霜,压缩机降频至最低频率并保持5秒,风机开启并等待5秒,四通阀切换回制热模式,压缩机和膨胀阀自动进行相应调节,但是退出除霜后,根据实际工况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运行周期长,温度波动较大,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实现退出除霜模式后热泵热水器快速恢复除霜前稳定运行的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执行除霜模式前,热泵热水器以制热自动控制模式运行,实时获取和存储热泵热水器的运行参数;退出除霜模式后,热泵热水器以制热强制控制模式执行满足除霜条件前热泵热水器稳定运行状态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具体步骤如下:
S1:热泵热水器以制热自动控制模式运行,实时获取和存储热泵热水器的运行参数;
S2:判断热泵热水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3;如果否,执行步骤S1;
S3:分析和选取满足除霜条件时间T1前热泵热水器稳定运行状态的运行参数,同时执行步骤S4;
S4:执行除霜模式;
S5:判断热泵热水器是否满足退出除霜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6;如果否,执行步骤S4;
S6:热泵热水器以制热强制控制模式运行,强制运行时间T2,使热泵热水器的运行参数恢复至满足除霜条件时间T1前热泵热水器稳定运行状态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执行除霜模式前,实时获取和存储的热泵热水器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频率P、风机转速N和电子膨胀阀开度D;
退出除霜模式后,热泵热水器执行满足除霜条件时间T1前热泵热水器稳定运行状态的压缩机频率PT1、风机转速NT1、电子膨胀阀开度D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