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670.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方;鲁琴;王雪晴;严龙泉;寇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二维码 标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变信息层、金属反射层、离型层和可变信息层,所述离型层位于金属反射层和可变信息层之间,以便于光变信息层与可变信息层进行剥离;所述金属反射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所述可变信息层包括第一可变信息区域和第二可变信息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可变信息区域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的镂空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可变信息区域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的非镂空区域相对应。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目前的二维码功能单一,验证码使用复杂的情况,通过将二维码、验证码与光变防伪技术相结合,可以获得一种可以同时提供光变防伪和验证防伪以及二维码信息的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变防伪技术具有易于识别、科技含量高、易于批量生产和难以复制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防伪领域。现有技术的光变防伪技术包括全息防伪技术、亚波长光变防伪技术和铂金浮雕技术等。早期的全息防伪技术是通过两束光的干涉制备的光栅效果,后来,像素光刻技术使其实现了自动化光刻,近年来激光直写技术不断发展,其光学效果也不断地演变。由单色、同位异像、动态等衍射光栅效果扩展至零级衍射防伪技术、紫光效果、铂金浮雕、透镜再现等新的光学效果。近年来,随着防伪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变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家证件、烟包包装和品牌保护方面。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目前,二维码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最实用的成果之一,二维码能够起到物流管理、追溯、大数据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和防伪等作用。
但是,二维码不能单独用于产品促销和扫码验证功能,因此二维码常与隐藏的验证码配合使用来起到防伪作用。二维码作为互联网的入口,并可赋予产品一品一码,用于物流管理、产品溯源及大数据管理功能。而隐藏验证码可以在二维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他信息,如防伪信息或者促销信息等。为此,现有技术在常用的二维码结合验证码的标签上,印刷验证码后,在验证码上印刷刮刮油墨,该标签既不美观,又需要刮开,费事又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将商品的验证码隐藏在油墨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需要进一步扫描二维码然后输入验证码,以获取商品的身份信息。这种验证方式一方面所起到的防伪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操作起来相对繁琐,在实际的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可以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目前的二维码功能单一,、验证码使用复杂的情况,通过将二维码、验证码与光变防伪技术相结合,可以获得一种可以同时提供光变防伪和验证防伪以及二维码信息的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变防伪二维码标识,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变信息层、金属反射层和离型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变信息层,所述离型层位于金属反射层和可变信息层之间,以便于光变信息层与可变信息层进行剥离;
所述光变信息层上包含有光变防伪信息;
所述金属反射层为镂空结构,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
所述可变信息层包括第一可变信息区域和第二可变信息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可变信息区域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的镂空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可变信息区域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的非镂空区域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