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袋提手压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0727.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乐文锦;章国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1B70/86 | 分类号: | B31B70/86;B31B70/64;B31B70/04;B31B70/00;B31B16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袋 提手 压合机 | ||
本发明公开了米袋提手压合机,包括第一机架(1),第一机架(1)上设有多工位机构(4),多工位机构(4)上固定有包装袋支撑装置(5),多工位机构(4)下设有转动放袋机构(11);所述的第一机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机架(6),第二机架(6)上设有提手输送机构(3),提手输送机构(3)的一端设有提手压合机构(2)。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压合效率高,压合质量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提手的组合设备领域,特别是米袋提手压合机。
背景技术
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为了便于大米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厂家会用米袋对大米进行密封包装。这样整整一袋米就会十分重,为了便于人们的搬运或者购买后能方便拿取,会在米袋上装上一个提手,使得人们拿取的方便。但是如何快速有效的将提手组装到袋子上,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1048109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袋子提手压合组装机,包括:机架、压扣送入机构、压合机构、转移机构及袋子输送机构,机架上设置有立架,压扣送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将第一、第二压扣相对送出,转移机构设置在立架并能够将压扣送入机构送出的第一、第二压扣推送至压合机构,袋子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将袋子送入压合机构,压合机构设置在立架并能够将转移机构送入的第一、第二压扣压合,袋子输送机构将袋子送入至压合机构中,转移机构从压扣送入机构的出口处将第一、第二压扣移送至压合机构,最后压合机构将第一压扣和第二压扣压合在袋子上,完成提手的压合动作。但是该发明存在一些不足,对于米袋和提手组件这两者的进料都较慢,导致组装的效率低下,且提手压合的质量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米袋提手压合机。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压合效率高,压合质量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米袋提手压合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设有多工位机构,多工位机构上固定有包装袋支撑装置,多工位机构下设有转动放袋机构;所述的第一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二机架,第二机架上设有提手输送机构,提手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提手压合机构;所述的包装袋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多工位机构上的L型支板,L型支板的一侧设有块状连接结构,所述的L型支板的另一侧设有端部支撑板,端部支撑板通过块状连接结构与L型支板相连接;所述的端部支撑板的两端设有柱状连接结构,端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顶板,顶板通过柱状连接结构与端部支撑板相连接,端部支撑板的中间设有提拉口定位块,所述的顶板的中间部设有方形孔,提拉口定位块穿过方形孔,所述的端部支撑板下设有包装袋限位框。
上述的米袋提手压合机中,所述的多工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连接型材,连接型材上部两侧设有半圆槽,半圆槽内卡设有光杆;所述的连接型材上设有两个移动板,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滑动轮,滑动轮与光杆相配合,所述的移动板上设有横向型材,横向型材上设有包装袋支撑装置;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长轴气缸,长轴气缸的伸出端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板的侧部。
前述的米袋提手压合机中,所述的转动放袋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放袋电机,放袋电机内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设有免键轴套,免键轴套上设有摆动支架,摆动支架的一端连接有端部支架,所述的摆动支架的端部设有横轴,横轴与端部支架相接触,所述的端部支架的一端设有吸盘机构;所述的摆动支架的一侧面上设有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设有摆动气缸,摆动气缸设置在端部支架的旁侧。
前述的米袋提手压合机中,所述的提手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上组件定位板,上组件定位板上设有上组件输送机构,上组件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上组件料仓;所述的上组件定位板下设有上组件送料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下组件定位板,下组件定位板上设有下组件输送机构,下组件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下组件料仓;所述的下组件定位板下设有下组件送料机构,所述的上组件送料机构下设有出料连接板,出料连接板下固定有出料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