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0907.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路军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G31/0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大麦 发芽 喷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喷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可调节地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且位于可调节地脚的内侧设有万向轮,所述底箱的正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底箱柜门,所述底箱柜门上开设有凹型把手,所述底箱的端面上固定设有培养箱,本发明通过设计从而控制不同的连接水管上喷雾头进行喷雾,对装有的不同大麦的器皿中的大麦需要喷雾的进行喷雾,从而提高了喷雾的有效性,同时根据温湿度感应器将检测的温度,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换风机对其内部进行换风保持内部的温度和空气的流动,进而实现智能化的同时保证了大麦的发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大麦发芽率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但种植在外界的种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发芽率低,往往需要多添加种子以保证发芽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大麦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要经过选麦、浸麦、发芽及干燥等过程,其中发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发芽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麦芽的成品质量,发芽过程中麦芽在发芽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完全不同,目前大麦发芽是将大麦放置在不同的器皿,放置在培养箱内部放置架上进行培养发芽,因为培养箱内部放置架的是阶梯型的,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喷雾结构对装有不同器皿中的大麦进行喷雾,进行湿度控制,从而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发芽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大麦发芽用喷雾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可调节地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且位于可调节地脚的内侧设有万向轮,所述底箱的正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底箱柜门,所述底箱柜门上开设有凹型把手,所述底箱的端面上固定设有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培养箱门,所述培养箱门的正面上并且靠近培养箱的端部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左下侧并且位于培养箱门的正面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左上侧并且位于培养箱门的正面上内嵌有控制面板,所述培养箱门端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换风机,所述培养箱门端面的四个拐角处均螺纹连接有吊环,所述底箱的内部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喷雾水管,所述喷雾水管通过底箱端面上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培养箱的内部,所述喷雾水管上并且位于培养箱的内部垂直设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喷雾管上,所述连接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喷雾管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喷雾头,所述喷雾管通过卡箍连接在放置板的底部,所述放置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培养箱门内部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处均匀开设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四个并且均通过螺栓连接在底箱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均连接连接有可调节地脚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可锁紧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换风机的型号为,所述抽水泵的型号为,所述换风机与抽水泵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控制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底箱并且延伸至底箱的外部连接有有供水水路。
优选的,所述喷雾水管上的连接水管以及连接水管上的连接结构从上到下设置四组并且连接水管上的电磁阀为相互独立工作,所述放置板设置多个形成放置层并且放置层设置四层,所述放置板形成的四层与四组连接水管上的连接结构连接一一对应并且相互交叉设置。
优选的,所述喷雾管为管道组成的“U”型结构并且在“U”型结构上均匀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设置的个数喷雾的面积与放置板设置多个形成放置层的面积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为铝合金材质制造而成“U”型板材,所述漏水孔开设在“U”型板材的槽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路军,未经唐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