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109.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巍巍;唐海涛;王广伟;高庆有;夏瑞青;魏媛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F28F27/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159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多个喷淋塔,每个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入端与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每个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出端与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流量调节喷淋塔的输入端与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流量调节喷淋塔的输出端与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通过流量调节喷淋塔与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配合,当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内循环流体量少于预设值时,流量调节喷淋塔向提供多台喷淋塔提供循环流体;当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循环流体量高于预设值时,高出预设值的循环流体流向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以实现系统内循环流体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多台喷淋塔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多台喷淋塔为并联运行状态,即所有的喷淋塔在系统中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且相对独立。由于各个喷淋塔对应的烟气量不和喷淋塔的容量不同,且运行过程需配合烟气源(例如锅炉)的运行情况,各个喷淋塔之间没有区分不同的运行状态,会出现例如某些喷淋塔停止运行的情况。因此多塔喷淋的系统在运行中会遇到很多循环流体流量调节困难的问题,会发生部分喷淋塔工况无法运行的情况。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申请内容
(一)申请目的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循环流体流量调节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塔喷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多个喷淋塔,每个所述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每个所述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以形成循环流体循环线路;流量调节喷淋塔,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以形成解耦循环线路;当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内的循环流体的量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向多个所述喷淋塔提供循环流体;当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内的循环流体的量高于预设值时,高出预设值的循环流体流向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
进一步地,所有的所述喷淋塔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输出端连通后和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泵,设置在所有的所述喷淋塔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输出端连通处和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和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循环流体的输入端设置有布液器;所述布液器用于将所述循环流体喷洒至所述喷淋塔和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泵,其中,所述第二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塔的布液器的输入端连通,使流经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二泵的循环流体通过所述布液器进入每个所述喷淋塔内。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泵,其中,所述第二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布液器的输入端连通,使流经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二泵的循环流体通过所述布液器进入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流体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泵,设置在每个所述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出端和所有的所述喷淋塔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喷淋塔的循环流体输出端连通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