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法纺丝介质回收循环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纺丝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1666.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8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秦磊;陈亮;陈志坚;蔡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B01D45/16;D01D5/04;D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杜云英;陈小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介质 回收 循环 方法 装置 以及 | ||
1.一种干法纺丝介质回收循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干法纺丝甬道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混合气体经降温后进行气液分离,得有机溶剂粗品A和初净化的气体;
(b)在有机溶剂的吸收条件下,将初净化的气体与吸收剂接触,得二次净化气体和含有有机溶剂的吸收剂;
(c)将含有有机溶剂的吸收剂经再生处理得到有机溶剂粗品B和再生吸收剂,将再生吸收剂通入与初净化的气体接触的通路进行循环利用;
(d)将二次净化气体与水接触进行三次净化,将三次净化气体经过滤干燥后通入干法纺丝甬道进行循环利用;
步骤(b)中吸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混合气体含有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混合气体中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不高于11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降温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25℃-80℃;
其中,步骤(a)所述降温包括先将干法纺丝甬道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混合气体与经过滤干燥后的三次净化气体进行换热,使经过滤干燥后的三次净化气体的温度升高后再通入干法纺丝甬道进行所述循环利用;然后将换热后的含有有机溶剂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在与所述有机溶剂沸点相比低至少30℃的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还包括在初净化的气体与吸收剂接触之前,对初净化的气体进行压缩的步骤,所述压缩条件使得初净化的气体在0.15-1MPa的压力条件下与吸收剂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有机溶剂的吸收条件包括:压力为0.15-1MPa;步骤(b)中初净化的气体的体积流速与吸收剂的体积流速比为5-30:1。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的再生处理的方式为精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馏的回流比为0.2-2,温度为102-204℃。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二次净化气体的体积流速与水的体积流速比为30-100:1;
所述过滤干燥的方式包括先进行旋风除沫脱水,然后再与分子筛吸附剂接触进行吸附脱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风除沫脱水在旋风式除沫器中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风除沫所述旋风式除沫器的上部为圆筒部(11),下部为圆锥部(12),所述圆筒部(11)的侧壁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圆筒部(11)的侧壁上和所述圆锥部(12)的下方还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圆锥部(12)和所述圆筒部(11)之间和/或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堰板(13),用于阻止液体被气体携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风式除沫器还包括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的一端与所述二次净化气体出口相连通,另一端能够伸入圆锥部(12)的上部,并使得所述导流管(14)的出口端与所述圆锥部(12)的内壁呈切线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圆锥部(12)的内壁、堰板(13)的至少一侧和气体出口处均设置有丝网(15),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液体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烷烃脱氢制烯烃的方法
- 下一篇:引线框架及封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