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程控补偿的信号调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1755.9 | 申请日: | 202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5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功;杜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11/40 | 分类号: | H03H11/40;H03H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控 补偿 信号 调理 电路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程控补偿的信号调理电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阻抗变换网络支路设置T型网络,利用T型网络的可调电阻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端对低频增益进行调节,可实现对信号的程控调节,优化调节效果。并且,通过T型网络可以减小数字电位器的端口电容对电路带宽的影响,减少调节误差,进一步优化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调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程控补偿的信号调理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示波器等仪器中,都会设置信号调试网络以实现电路的阻抗变换和信号衰减。以此可将高阻输入转换为低阻输出,并将信号缩小到半导体器件能够接受的范围。传统的信号调试网络中,一般通过继电器选择直通网络和衰减网络。当需要信号衰减时,通过选择衰减网络来缩小信号。其中,衰减网络采用电阻形成分压网络,由于采用高阻网络,所以需要在电路中加入可调电容器来对寄生电容进行补偿。但是,传统的信号调试网络中,可调电容器使用机械式可调电容器,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容易产生调节误差,影响调节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程控补偿的信号调理电路,能够实现信号调试网络的程控调节,减少调节误差,优化调节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程控补偿的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直通支路、衰减网络支路、第二单刀双掷开关、阻抗变换网络支路和信号输出端;
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用于选择连接所述直通支路的第一端或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用于选择连接所述直通支路的第二端或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运算放大器和T型网络,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同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输出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二端;所述T型网络包括第三电阻、可调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二端。
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还包括阻容串联模块,所述阻容串联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二端。
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还包括第一阻容并联模块,所述第一阻容并联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一阻容并联模块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网络支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衰减网络支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二阻容并联模块,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阻容并联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二端。
优选的,所述衰减网络支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一端,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阻容并联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阻容并联模块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衰减网络支路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