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两相凉茶渣发酵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786.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宏;向蓉;袁明贵;彭新宇;田雅;余丹妮;周廷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00;C12N1/20;C12N1/14;C12R1/685;C12R1/2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凉茶 发酵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凉茶渣发酵工艺及其应用。本通过本发明的固液两相发酵凉茶渣,使下层液态发酵缺少氧气,促进益生菌的发酵,而上层的固态发酵就会为下层益生菌发酵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而滞留在固体基质或发酵液中少量菌种,可以作为下一个循环的发酵菌种,实现连续发酵,不需要重新添加菌种。通过本发明的固液两相发酵所得的凉茶渣发酵产物中富含各种益生菌、生物酶、多糖、还原糖、有机酸、酒精以及其他活性分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两相凉茶渣发酵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发酵的方式按照基质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然而,在现有的发酵工艺中,总是以单一形态发酵出现,即仅仅使用固态发酵或液态发酵进行发酵,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进行连续充分发酵。
此外,现有的发酵技术多数利用真菌进行固态发酵,发酵产物对产生的酶和菌种具有反馈抑制作用,需要及时清除,才能保证发酵继续有效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对发酵过程进行管控,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凉茶渣是凉茶生产过程中残留的中药或其他原材料的废渣。一个小型凉茶生产厂家一天可以产生10吨的凉茶废渣,而为了尽可能地保留凉茶中风味成分,凉茶的生产多采用低温提取,而且提取次数较少,这样造成凉茶渣中残留了与原药材具有相似的营养与活性成分。因此,凉茶渣具有较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一类未被充分利用的生物资源。近年来,随着凉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凉茶渣的排放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的凉茶渣日产量达到680吨。传统的凉茶渣多采用直接堆放、填埋等方式处理,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由于场地限制而造成的凉茶渣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会对企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凉茶渣进行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凉茶渣的有效发酵技术,以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凉茶渣中的残留有效成分。如果利用凉茶渣发酵生产有益发酵产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循环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液两相发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两相凉茶渣发酵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固液两相发酵装置在凉茶渣发酵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固液两相发酵装置,包括:
容器,该容器的顶部开口、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
封盖,安装在上述容器的顶部用于封闭开口;
固态发酵内核,设置在上述液态发酵腔内,上述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
进一步地,上述封盖上设有出气装置,以释放所述容器内气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
一种固液两相凉茶渣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发酵培养液,加入凉茶渣,浸泡,搅拌;
放入上述的发酵装置内发酵,灭菌;
接种发酵菌,加入发酵培养液,发酵,发酵完成后过滤,得到固态发酵产物和液态发酵产物;
其中,向所述固态发酵产物补充发酵培养液,可实现进行重复发酵。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培养液包括硫酸铵、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菌包括黑曲霉、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发酵菌浓度2×109cfu/mL,接种体积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降解材料、其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助力排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