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803.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哲;任翔;金黄平;毕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B7/06;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赵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上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不准确导致数据传输性能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指示T个资源单元和叠加系数,资源单元根据如下基向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T为大于0的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更准确的反映信道在角度域的信道特征,通过时域基向量可以反映信道的时变特征,终端设备在上报信道测量信息时通过上报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提高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通信系统对系统容量、频谱效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5G通信系统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对系统的频谱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IMO技术时,基站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送数据时,需要进行调制编码及信号预编码。基站向UE如何发送数据,需要依靠UE向基站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因此CSI的准确性对系统的性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系统中,一个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是CSI反馈通常存在时延,从而导致基站获取的CSI存在着过期问题,也即基站获得UE反馈的CSI和当前实际信道的CSI之间存在着时延,导致基站根据UE反馈CSI计算出的用以发送数据的预编码与根据实际信道计算的预编码不同,从而导致数据传输中的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等,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CSI反馈不准确导致数据传输性能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该方法包括: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指示T个资源单元和叠加系数,资源单元根据如下基向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T为大于0的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更准确的反映信道在角度域的信道特征,通过时域基向量可以反映信道的时变特征,终端设备在上报信道测量信息时通过上报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提高CSI反馈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T个资源单元和叠加系数,所述资源单元根据如下基向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所述T为大于0的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更准确的反映信道在角度域的信道特征,通过时域基向量可以反映信道的时变特征,终端设备在上报信道测量信息时通过上报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提高CSI反馈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对于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单元可以根据频域基向量、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以及发送侧空域基向量确定,叠加系数为T个资源单元对应的叠加系数。上述方式中,通过接收侧空域基向量和发送侧空域基向量可以更准确的反映信道在角度域的信道特征,并且通过时域基向量可以反映信道的时变特征,上述方案通过将信道在频域基向量、时域基向量、接收侧空域基向量以及发送侧空域基向量这4个维度进行压缩反馈,从而可以进行更精确的信道预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码本结构可以符合如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