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2107.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学;牛建军;陈诚;段炼;马乔;刘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2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游离态 vocs 检测 装置 工作 方法 | ||
1.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还包括:
第一多通阀,所述第一多通阀具有多个端口,第二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三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多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多通阀的第五端口通过管道连通;
颗粒物捕集阱,所述颗粒物捕集阱的一端适于连通待测物,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多通阀的第二端口;
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具有多个端口,第五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第八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九端口和第十一端口;所述分析仪连通所述第二多通阀的第十端口,第十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七端口;
吸附态VOCs捕集阱,所述吸附态VOCs捕集阱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多通阀的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
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颗粒物捕集阱和吸附态VOCs捕集阱;
泵,所述泵连通所述第一多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二多通阀的第九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通阀是四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是八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还包括:
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设置在第四端口和泵之间的管道上,或者第九端口和泵之间的管道上,或第十一端口的上游,或所述颗粒物捕集阱的一端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适于连通待测物,所述第十一端口适于连通载气,所述第六端口适于连通吹扫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捕集阱包括:
流通管和金属筛网,所述金属筛网设置在所述流通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包括串联的色谱柱和检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工作方法为:
单独测游离态VOCs:
采样时,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待测气体流向:第二空气管道—第一多通阀—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第二流量控制模块—泵;
解吸时,吸附态VOCs捕集阱被加热,第二多通阀切换,利用载气将VOCs转移至分析仪,载气流向为:载气管道—第四流量控制模块—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分析仪;
单独测吸附态VOCs:
采样时,切换第一多通阀,使得待测气体流向:第一空气管道—颗粒物捕集阱—第一多通阀—第三流量控制模块—泵;
转移时,颗粒物捕集阱被加热,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吹扫气流向:颗粒物捕集阱—第一多通阀—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第二流量控制模块—泵;
解吸时,吸附态VOCs捕集阱被加热,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载气流向为:载气管道—第四流量控制模块—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分析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吸附态和游离态的总量:
采样时,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待测气体流向:第二空气管道—第一多通阀—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第二流量控制模块—泵;同时,空气流向:第一空气管道—颗粒物捕集阱—第一多通阀—第三流量控制模块—泵;
转移时,颗粒物捕集阱被加热,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吹扫气流向:颗粒物捕集阱—第一多通阀—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第二流量控制模块—泵;
解吸时,吸附态VOCs捕集阱被加热,第一多通阀和第二多通阀切换,使得载气流向为:载气管道—第四流量控制模块—第二多通阀—吸附态VOCs捕集阱—第二多通阀—分析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态和游离态VOCs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包含吸附态VOCs中,解吸的同时,吹扫气流向:第二多通阀—第一多通阀—颗粒物捕集阱—第一空气管道,吹扫颗粒物捕集阱吹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1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