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全自动伸缩式灭火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2130.4 | 申请日: | 202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光;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瀚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28;A62C3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安文龙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全自动 伸缩 灭火 喷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全自动伸缩式灭火喷头,包括滑动安装在墙顶的灭火喷头,所述灭火喷头内开设有水压腔和热感应腔,所述灭火喷头的上端滑动插设有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水压腔内并套设有密封滑塞,所述消防水管的下端口内壁安装有限位环。本发明通过热膨胀液的冷凝降压蒸发增压作用使得热感应腔内热膨胀液压力与消防水管内水压形成压差,压差通过联动杆和活塞实现胶球打开和关闭消防水管,实现自动灭火、自动收回的功能,节约水资源且能够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全自动伸缩式灭火喷头。
背景技术
楼宇在建造使用时,均需要通过合格的消防检验,楼宇消防最普遍的自动灭火就是墙顶的灭火喷头。
现有的灭火喷头通过热感应膨胀破碎打开消防水管,使得消防水管内的水喷洒灭火,但破碎后不能够恢复,火灾消灭后需要关掉总消防水阀方可关闭灭火喷头,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且不能够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破碎后不能直接断水,浪费水资源且不能够重复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室内全自动伸缩式灭火喷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全自动伸缩式灭火喷头,包括滑动安装在墙顶的灭火喷头,所述灭火喷头内开设有水压腔和热感应腔,所述灭火喷头的上端滑动插设有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水压腔内并套设有密封滑塞,所述消防水管的下端口内壁安装有限位环,所述灭火喷头内旋转对称开设有多个引流槽,每个所述引流槽均连通水压腔,所述灭火喷头的下端侧壁上旋转对称开设有多个喷孔,且多个喷孔均与对应侧引流槽连通;
所述热感应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上端延伸至水压腔内的消防水管内并安装有胶球,所述热感应腔内位于活塞的下端注入有热膨胀液,所述灭火喷头的底壁上嵌设有热感应板,所述热感应板的上端安装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的上端延伸至热感应腔内。
优选地,所述胶球位于限位环的上方,且胶球的直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且小于消防水管的内径;
在正常情况下,胶球受消防水管内水压向下堵塞限位环,即使得消防水管内的水不能够排出,保证正常使用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导热棒的上端位于活塞下方的热膨胀液内;
在发生火灾时,空气温度升高,热感应板将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递到热感应腔内的热膨胀液,热膨胀液受热迅速气化膨胀,使得活塞下方的压力增加,当膨胀的压力大于水压时,活塞通过联动杆推动胶球在消防水管内向上移动,打开了限位环,使得水从消防水管喷出至水压腔内,水压腔内水压增加使得水压推动灭火喷头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灭火喷头使得喷孔露出,水在压力作用下沿引流槽从喷孔喷出灭火,实现灭火的功能;
在火灾扑灭后,空气温度逐渐下降,热感应板通过导热棒传递至热膨胀液的温度降低,使得气化的热膨胀液逐渐液化,降低了热膨胀液的压力,则此时水压大于热膨胀液处的压力,胶球下移堵塞限位环使得水流停止,此时热膨胀液冷凝形成负压拉动活塞,由于活塞与联动杆连接,则活塞无法下移,则负压吸力带动灭火喷头向上移动,使得灭火喷头停止并缩回墙顶内,实现灭火喷头火灾时自动伸出灭火,火灭时自动关水缩回,即能够使得灭火碰头重复使用,也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且缩回的灭火喷头保证了墙面的平整性,便于打扫。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胶球在水压的作用下塞设在限位环内堵塞消防水管,保证正常情况下的稳定性,且胶球通过联动杆和活塞的固定长度使得灭火喷头在正常情况下嵌在墙顶内,保证墙面的平整性,便于打扫。
2、通过热膨胀液受热后气化膨胀增压,使得热感应腔内压力大于水压,则通过活塞和联动杆推动胶球向上移动打开消防水管,消防水管出水后在水压腔内产生压力将灭火喷头推出墙顶进行喷洒灭火,实现了水灾自动灭火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瀚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瀚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自冷却式注塑机的双色注塑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锂电池自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