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膜污染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2718.X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朱先征;马赫;刘紫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朱明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膜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流化床和膜池,所述流化床包括流化床壳体、竖直设置于所述流化床壳体内的导流管和布水装置以及填充在所述流化床壳体内的吸附载体,所述布水装置位于所述导流管的下方,所述导流管内部为吸附载体上升区,所述导流管外部为吸附载体下降区,所述吸附载体在上升流体和所述布水装置的作用下在所述吸附载体上升区内沿着轴向从下往上移动,从所述导流管顶部排出并在所述吸附载体下降区向底部沉积,以实现对所述吸附载体的充分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的底端开设有流化床污水进口,所述流化床壳体的侧壁顶端开设有流化床上端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流化床壳体内的三相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的侧壁底端开设有膜池底端进水口,所述膜池的侧壁顶端开设有膜池上端出水口;所述流化床上端出水口与所述膜池底端进水口连通,所述膜池上端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流化床污水进口连通,以使污泥混合液在所述流化床和所述膜池间循环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的顶端开设有流化床顶端集气口,所述膜池的顶端开设有膜池顶端集气口,所述膜池的底端开设有膜池底端曝气口;
通向所述膜池底端曝气口的管路为曝气管路,连通所述流化床顶端集气口与所述曝气管路的第一曝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曝气泵,连通所述膜池顶端集气口与所述曝气管路的第二曝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曝气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气袋,所述膜池通过位于其顶端的收集口与所述集气袋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为颗粒活性炭,所述吸附载体的填充密度在25-30%之间,所述吸附载体的粒度在30-45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内设置有中空纤维膜体,所述中空纤维膜体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运行膜通量为20L/m2h。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将原始混合液从下方导入所述导流管,所述原始混合液带动所述吸附载体在所述吸附载体上升区内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并在所述吸附载体下降区内沉降,以流化所述吸附载体,其中所述原始混合液包括来自于污染源的污水与来自循环泵的循环液,所述循环液中包括厌氧污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原始混合液经流化床污水进口进入所述流化床壳体;
所述原始混合液在布水装置的导向作用下进入所述导流管,并在所述吸附载体上升区内带动所述吸附载体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吸附载体从所述导流管的顶端流出并在所述吸附载体下降区内沉降,从而使所述吸附载体与所述原始混合液充分接触并流化所述吸附载体;
经过三相分离器分离后,经过吸附后形成的中间混合液从流化床上端出水口溢出,并从膜池底端进水口进入所述膜池,在流化床内产生的沼气从所述流化床壳体顶部逸出并作为所述膜池的吹扫气相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7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清洗液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装配随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