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整合织带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129.3 | 申请日: | 202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小晃 |
主分类号: | D03D35/00 | 分类号: | D03D35/00;D03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整合 织带机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整合织带机,包括织带机框架,所述织带机框架的上方设有棕框组,所述棕框组的顶部焊接分布有压式弹簧,所述棕框组的中部连接分布有钢轴,所述钢轴的底部连接分布有凸轮,所述织带机框架的内部设有纬密齿轮组,所述纬密齿轮组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所述安装板固定于织带机框架的前端,所述织带机框架的内侧中间端连接有针织座,所述针织座的两端设有钢扣座,所述棕框组、针织座和钢扣座相互交织工作织成布带,本发明涉及整合织带机技术领域,一体化设计,通过棕框组、针织座和钢扣座相互交织工作织成布带,与成型机、缝合机相互配合,可高效率连续化缝合链条,中间繁琐工作全部消除,大大提高效率,提升品质,解决了经常磨损的问题,大幅度提升速度,满足了短行程的需求,稳定性能高,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合织带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整合织带机。
背景技术
织带机,顾名思义是能够编织各种宽度织带的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拉链加工行业。
目前市场上拉链生产的前道工厂用人多,设备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普遍采用如下方式生产:织带机先织成布带装袋或装桶,成型机链条先装桶,再缝合,这样极易造成布带、链条脏污、乱,缝合时容易拉住造成停机或产生次品,接头多,织带员工忙碌着接盘头、理布带、换口袋或桶;成型员工忙碌着理链条,换桶、换中心线;缝合员工忙碌着换布带、链条、整理乱带乱链条;同时还会存在用错布带或链条的现象。员工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这些繁琐的事务中,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如金属、树脂(塑钢)布带需先做中心线(带筋),再织带,另外还需要半成品仓库,大大浪费人力物力。
现有技术中的织带机,设备占地面积大、效率低下,设备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零部件易磨损、编织部件行程长,稳定性差,设备效率低下,且不能很好的与成型机、缝合机相互配合高效率制作码装拉链。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整合织带机,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的增加,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稳定性能差,不耐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整合织带机,包括织带机框架,所述织带机框架的上方设有棕框组,所述棕框组的顶部焊接分布有压式弹簧,所述棕框组的中部连接分布有钢轴,所述钢轴的底部连接分布有凸轮,所述织带机框架的内部设有纬密齿轮组,所述纬密齿轮组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所述安装板固定于织带机框架的前端,所述织带机框架的内侧中间端连接有针织座,所述针织座的两端设有钢扣座,所述棕框组、针织座和钢扣座相互交织连接有布带,所述钢扣座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左端啮合连接有一级变速齿轮,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的右端啮合连接有二级变速45°斜齿轮,所述纬密齿轮组的后端内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二级变速45°斜齿轮。
优选的,所述二级变速45°斜齿轮采用45°斜齿轮,所述棕框组的长度为30cm。
优选的,所述针织座为小头轴心,所述钢扣座为大头轴心,所述针织座为四组排列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轮采用45°角度运行方向,直接工作于所述棕框组,所述棕框组采用升降运动轨迹。
优选的,所述钢轴的中部连接有滚针轴承,所述钢轴为圆柱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整合织带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智能整合织带机,一体化设计,通过棕框组、针织座和钢扣座相互交织工作织成布带,与成型机、缝合机相互配合,可高效率连续化缝合链条,中间繁琐工作全部消除,大大提高效率,提升品质,产量大,成本低,通过设置的纬密齿轮组,改装在油箱内部,随时提供机油,解决了经常磨损的问题,大幅度提升速度,通过设置的针织座,满足了短行程的需求,稳定性能高,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小晃,未经黄小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诱导钛锆基合金表面耐蚀氧化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锁螺母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