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545.3 | 申请日: | 202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文;白庆生;宋玉兰;郇丽;蒋伟新;陈明;王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14;H01H50/54;H01H50/56;H01H50/38;H01H50/16;H01H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1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交流 接触器 | ||
1.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1)包括触头系统(2)、连接支架系统(3)、灭弧系统(4)、电磁系统(5)、安装底座(6)、触头防护装置(7)和独立接线端子模块(8);
所述触头系统(2)、电磁系统(5)和触头防护装置(7)设置在安装底座(6)的顶部,所述灭弧系统(4)与触头系统(2)固定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系统(3)设置在触头系统(2)的顶部,且所述触头系统(2)、连接支架系统(3)、灭弧系统(4)和电磁系统(5)均设置在触头防护装置(7)的内部,所述独立接线端子模块(8)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触头防护装置(7)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6)包括底座(601),所述底座(60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卡块(608)和卡块弹簧(607),且所述底座(601)上表面开设有TH35mm标准卡轨(609)、TH75mm标准卡轨(603)、螺钉安装孔(602)和安装孔(606)、派生产品固定孔(610)、燕尾槽(604)和外观窟型(605),所述安装孔(606)中设置有组成螺钉(6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通过组成螺钉(611)与安装孔(60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之间固定连接有静主触头(207),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上层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扩展模块固定窗口(204)、扩展模块固定凸包(205)、常闭辅助触头固定窗口(201)和常开辅助触头固定窗口(202)、扩展模块挂接槽(213)和灭弧装置固定窗口(216),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下层外表面均开设有卡装槽(206)、第一卡装挂钩(215)、第二扩展模块固定窗口(208)、触头防护系统固定窗口(210)和扩展模块卡装槽(209),且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下层分别镶嵌有三组静主触头(207),上层分别镶嵌一组静常开辅助触头(203)和一组静常闭辅助触头(212),且所述常闭辅助触头固定窗口(201)和常开辅助触头固定窗口(202)分别固定连接有静常开辅助触头(203)和静常闭辅助触头(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5)包括直动式“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动铁(502)、线圈(503)、反力弹簧(505)和“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静铁(504),“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静铁(504)卡接在底座(601)内侧空腔上表面,所述直动式“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动铁(502)、线圈(503)和反力弹簧(505)设置在“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静铁(504)的顶部,所述“E”型自扣叠铆硅钢片动铁(502)固定连接在片状弹簧(50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系统(3)包括主触头支架(303),所述主触头支架(303)固定连接在片状弹簧(501)的顶部,所述主触头支架(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触头弹簧(306),且所述主触头弹簧(3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合主桥形触头(304),所述主触头支架(303)两侧设置扩展模块连接窗口(305),顶部设置有动合辅助桥形触头(301)、安装槽型导轨(310)、辅助触头支架(302)、第一扩展模块挂接口(308)和辅助触头弹簧(307),且底部设置凸起挂钩(30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4)有辅助触头灭弧系统(401)和主触头灭弧系统(402),所述辅助触头灭弧系统(401)设置在上端,所述主触头灭弧系统(402)设置在各相主触头的根部,所述主触头灭弧系统(402)包括空腔和灭弧件(403),所述灭弧件(403)包括引弧凸包(404)和“L”型引弧角(405),且所述灭弧件(403)上端设置“T”型结构(406),且所述“T”型结构(406)与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4)挂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5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AR模型和字典学习的齿轮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 下一篇:接触器的动断触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