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881.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益;何洪顺;黄奇林;杨理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优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疗 分流 保温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结构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电蜡疗仪的分配器和出蜡管上缠绕加热丝;B、在进蜡管的主管道及设置于主管道上的出蜡泵上缠绕加热丝;C、在进蜡管的支管道及设置于支管道上的电磁阀缠绕加热丝;D、在缠绕完毕后的元件外侧采用硅发泡板包裹,并利用扎带扎紧。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加热丝来为蜡流通过的相应元件提供加热效果或者恒温效果,防止蜡流在运输的过程中降温冷却,造成相应的元件堵塞,也能够保证蜡流运输的流畅度和稳定的流动效率;且在蜡流将元件堵塞时,采用加热丝加热可以解决。同时,设置的硅发泡板能够降低加热丝的热能流失,使加热时间缩短或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康复理疗中的热疗可分为三类,即高频透热疗法、辐射热疗法和传导热疗法。高频透热疗法通常用在治疗肿瘤,近些年有小型的微波治疗仪被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疗深度难以掌握且治疗面小,只对炎症有效果。辐射热疗法在临床中常见的疗法有TDP神灯照射,红外光照射,由于只能照射体表,对较深的部位无法起到治疗作用。传导热疗法包括热敷和蜡疗,热敷使用复合材料通过蒸汽或是热水加热后敷到患部,但其储热效果差,由于热敷袋僵硬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因而治疗效果一般。蜡疗可以克服上述的各种不足,是临床中热疗效果最好的。如CN102670346B的文件,公告了全自动带消毒过滤功能的蜡疗机,包括进蜡管、出蜡泵、电磁阀、出蜡管和分配器等,但是,在运输蜡流的过程中,无任何保温结构。蜡流在进蜡管、出蜡泵、电磁阀、出蜡管和分配器等元件中容易降温,导致凝固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结构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蜡流容易降温,导致凝固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结构,包括加热丝和硅发泡板,以及用于给所述加热丝提供能源的供能装置,所述加热丝缠绕于相应的元件外侧,所述硅发泡板套设于缠绕有所述加热丝的元件外侧。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硅发泡板的扎带。
一种电蜡疗仪用分流道保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电蜡疗仪的分配器和出蜡管上缠绕加热丝;
B、在进蜡管的主管道及设置于主管道上的出蜡泵上缠绕加热丝;
C、在进蜡管的支管道及设置于支管道上的电磁阀缠绕加热丝;
D、在缠绕完毕后的元件外侧采用硅发泡板包裹,并利用扎带扎紧。
进一步,所述A中,加热丝在距出蜡管端口20毫米处向内缠绕至分配器上,且在分配器上缠绕。
进一步,所述B中,加热丝在进蜡管的主管道与熔蜡槽的出料管连接处缠绕5至6圈,再沿主管道进行缠绕,且在主管道上的加热丝间距为20毫米;在出蜡泵与主管道连接的两端处,加热丝交叉缠绕,且出蜡泵的传感器处的加热丝缠绕为上三圈,下三圈,间距为30毫米。
进一步,所述C中,加热丝在支管道上的缠绕间距为20毫米,在电磁阀阀体上交叉缠绕两圈。
进一步,所述D中,制作相应的硅发泡板将缠绕有加热丝的各元件包裹,主管道和支管道的两端及主管道和支管道的U型弯管处采用150mm的扎带扎紧;出蜡泵处采用带状的硅发泡板包裹及采用150mm的扎带扎紧;分配器处采用两块硅发泡板夹紧,两块硅发泡板四周连接处采用钢丝缝合。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加热丝来为蜡流通过的相应元件提供加热效果或者恒温效果,防止蜡流在运输的过程中降温冷却,造成相应的元件堵塞,也能够保证蜡流运输的流畅度和稳定的流动效率;且在蜡流将元件堵塞时,采用加热丝加热可以解决。同时,设置的硅发泡板能够降低加热丝的热能流失,使加热时间缩短或提高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优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优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