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981.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扬;杜冠华;靳雅丽;赵晓悦;杨世颖;邢逞;曹俊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C59/64;C07C51/43;A61K31/4985;A61P33/14;A61P33/10;A61P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喹酮 阿魏酸 共晶物 制备 方法 组合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吡喹酮‑阿魏酸共晶物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吡喹酮为药物活性成分,阿魏酸为共晶前驱体的新吡喹酮‑阿魏酸共晶;吡喹酮‑阿魏酸的制备方法;吡喹酮‑阿魏酸共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绦虫病、血吸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包虫病、姜片虫病、棘球蚴病、蠕虫感染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喹酮与阿魏酸形成的共晶物;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的制备方法;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绦虫病、血吸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包虫病、姜片虫病、棘球蚴病、蠕虫感染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药物共晶是指活性药物分子与共晶配体以一定比例,通过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形成的晶体。药物通过形成共晶,一方面可以改善其理化性质和提高临床治疗作用,另一方面共晶可以丰富其结晶形式。对于化学仿制药物而言,通过共晶物的研究可以打破原研药企业的专利保护,提高药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采用吡喹酮作为活性物质,其化学名称为2-环己羰基-1,3,4,6,7,11-六氢-2-吡嗪并(2,1-A)异喹啉-4-酮,分子式为C19H24N2O2,结构式如a所示。发明中采用的共晶配体(cocrystal former)为阿魏酸,分子式为C10H10O4,结构式如b所示。
吡喹酮(Praziquantel)为异喹啉吡嗪衍生物,常以固体制剂形式(主要为片剂)应用于临床。理化性质记载吡喹酮为白色粉末,在水中不溶。
已报道的吡喹酮共晶较多,已报道的吡喹酮晶型有3种。
CN102786520A公开了吡喹酮的晶A型[1];
CN102786519A公开了吡喹酮的晶B型[2];
CN104327077A公开了左旋吡喹酮晶型[3];
Sanchez-Guadarrama O等公开了吡喹酮与L-苹果酸的共晶[4];
M等公开了4种吡喹酮的共晶体,分别为吡喹酮-DL-苹果酸共晶、吡喹酮-柠檬酸共晶、吡喹酮-水杨酸共晶、吡喹酮-酒石酸共晶[5];
Espinosa-Lara J C等公开了8种吡喹酮的共晶体,分别为吡喹酮-草酸共晶,吡喹酮-丙二酸共晶、吡喹酮-琥珀酸共晶、吡喹酮-顺丁烯二酸共晶、吡喹酮-反丁烯二酸共晶、吡喹酮-戊二酸共晶、吡喹酮-己二酸共晶、吡喹酮-庚二酸共晶[6]。
本发明发现了与上述专利或文献研究报道内容不同的一种吡喹酮与阿魏酸的共晶固体物质状态和制备方法,并且通过生物学评价发现本发明的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研究目的是从吡喹酮固体物质存在状态研究入手,通过共晶筛选技术、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在药物的有效成分原料层面上寻找、发现共晶固体物质存在种类与状态特征,将共晶物质与药效学研究相结合,为寻找、发现、开发具有最佳临床疗效的吡喹酮优势药用共晶固体物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同时,也为从吡喹酮固体药物原料物质基础上申请国家或国际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吡喹酮与阿魏酸共晶物存在状态和表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