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4038.1 | 申请日: | 202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兰馨辉;高飞翔;张宇;叶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废水 深度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经过生化预处理的含氰废水,通过整个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该整个处理系统包括水软化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泥水分离单元;其中水软化预处理单元包括药剂投加系统、反应器和过滤装置,采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已达到降低废水硬度的目的;水软化预处理产生的沉淀经过滤装置排出,上清液进入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包括选择池、缺氧池和好氧池,选择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依次连接,池间废水依靠各池液位差实现自流,以使经预处理后的废水依次经过选择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行COD、氨氮、氰化物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泥水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连接,利用MBR膜废水处理池对好氧池排出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经整个处理系统处理后废水各项目标污染物指标达到或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水质要求,实现企业含氰废水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生化预处理的含氰废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限值如下:COD≤500mg/L,氨氮≤600mg/L,TN≤1000mg/L,总氰化物≤10mg/L,各类重金属Cu、Zn、Pb、As、Ag≤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软化预处理单元采用传统化学工艺石灰-纯碱法、二氧化碳法进行钙镁离子的去除,所述的过滤装置为压滤机、斜板沉淀装置或浓密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选择池设置碳源和碱度药剂投加点位;池内还安装有液位计、pH计、溶解氧仪和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选择池内放置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为3 000mg/L~14 000mg/L,活性污泥中包含厌氧缺、好氧菌、兼性菌、真菌及藻类,主要功能细菌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这些菌可利用含氰废水进行培育和驯化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缺氧池内设置环形跑道隔板、潜水搅拌器和曝气头,池内还安装有液位计、pH计、溶解氧仪和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缺氧池内放置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为3 000mg/L~14000mg/L,活性污泥中包含厌氧缺、好氧菌、兼性菌、真菌及藻类等,主要功能细菌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这些菌可利用含氰废水进行培育和驯化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好氧池内曝气头采用微孔曝气器,曝气头密度根据工艺曝气需要进行平均分布,所述好氧池采用间歇、智能曝气方式,通过设置在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仪和配套自控系统,调节好氧池不同位置的曝气量;所述好氧池中设置碳源和碱度药剂投加点位,池内还安装有液位计、pH计、溶解氧仪和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好氧池内放置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为3000mg/L~14 000mg/L,活性污泥中包含厌氧缺、好氧菌、兼性菌、真菌及藻类等,主要功能细菌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这些菌可利用含氰废水进行培育和驯化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废水处理池采用中空纤维膜,池内设有回流泵,用于将混合液回流至所述选择池或好氧池;所述MBR膜废水处理池7内设有曝气头,池内还安装有液位计、pH计、溶解氧仪和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池中放置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为3000mg/L~14000mg/L,活性污泥中包含厌氧缺、好氧菌、兼性菌、真菌及藻类等,主要功能细菌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这些菌可利用含氰废水进行培育和驯化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箱与MBR膜废水处理池间采用抽吸泵和反洗泵分别连接,并在出水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MBR膜废水处理池内膜组件采用间歇运行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