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5097.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唐甜;张明宝;赵洪君;张田雨;马欣欣;汪群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40 | 分类号: | C10L5/40;F23G5/033;F23G5/04;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蒸 供热 梯级 利用 垃圾 固体燃料 装置 | ||
1.一种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挤压处理部分、燃烧室部分、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冷凝及尾气处理部分和气固分离及固体燃料收集部分,其中,加热挤压处理部分包括餐厨垃圾进料口(1)、阀门(2)、手摇杆(3)、变螺距螺旋推进器(4)、排蒸汽口(5)和推进器出口(6),燃烧室部分包括上进气口(17)、下进气口(22)、燃烧室网格(19)、进料门(16)、清灰门(20)和点火器(18),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包括粉碎刀片(7)、粉碎机电机(8)、中心排风管(11)、通道(23)和旋流干燥室(9),冷凝及尾气处理部分包括冷凝管(12)、储水箱(13)、活性炭吸附柱(14)和引风机(15),气固分离及固体燃料收集部分包括储料仓(10),加热挤压处理部分位于装置上部,加热挤压处理部分末端推进器出口(6)连接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加热挤压处理部分下端为燃烧室部分,燃烧室部分通过烟气管道(21)与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连接,冷凝及尾气处理部分通过排蒸汽口(5)与加热挤压处理部分连接,冷凝及尾气处理部分通过中心排风管(11)与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连接,冷凝及尾气处理部分末端连接引风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挤压处理部分主体为圆筒状钢罐,直径100-120mm,长380-400mm,餐厨垃圾进料口(1)位于加热挤压处理部分的上部,餐厨垃圾进料口(1)下面设置阀门(2),手摇杆(3)与变螺距螺旋推进器(4)的变螺距螺旋杆机械连接,变螺距螺旋推进器(4)设置在圆筒状钢罐内,手摇杆(3)转动带动变螺距螺旋推进器(4)运作,圆筒状钢罐上部连接排蒸汽口(5),圆筒状钢罐末端设置推进器出口(6);变螺距螺旋推进器(4)的变螺距螺旋杆为定制加工,最小处螺距为3-4mm,螺距之间以8-10mm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部分中间为燃烧室网格(19),燃烧室网格(19)上方一侧为进料门(16),燃烧室部分的底端一侧为清灰门(20),进料门(16)、清灰门(20)位于同一侧,且对称分布在壁面中间;上进气口(17)、下进气口(22)分别位于燃烧室部分的上端、下端,位于同一侧,燃烧室部分一侧下部设置烟气管道(21);进料门(16)底部下方6-8cm处为两个点火器(18),位于燃烧室部分的两侧,燃烧室网格(19)根据燃烧物料量在进料门(16)与清灰门(20)间上下移动,使点火器(18)处于高于物料的位置;燃烧室网格(19)侧视图为倒梯形,两侧为实心钢板,底部为孔板,燃烧室部分设计为向下引燃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刀片(7)置于推进器出口(6)下方,粉碎刀片(7)由粉碎机电机(8)带动,粉碎刀片(7)所在空间通过通道(23)连接旋流干燥室(9),旋流干燥室(9)上部连接中心排风管(11),旋流干燥室(9)底部连接储料仓(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2)外部为直径80-100mm、高为280-300mm的钢管,内部为通气管道,冷凝管(12)的上端通过管道与中心排风管(11)、排蒸汽口(5)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储水箱(13)和活性炭吸附柱(14),活性炭吸附柱(14)尺寸与冷凝管(12)外尺寸相同,活性炭吸附柱(14)末端通过管道连接引风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闪蒸自供热梯级利用的餐厨垃圾制固体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电机(8)采用立式电机并与粉碎刀片(7)连接,高速粉碎及旋流闪蒸部分在靠近燃烧室部分一侧设有烟气管道(21)开口,开口位置与粉碎刀片(7)高度相当,烟气管道(21)与高速粉碎室切向连接;烟气管道(21)另一端开口连接于燃烧室部分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0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意图知识库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权限验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