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钢加热炉用防黑印效果好的炉内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255.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郝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0 | 分类号: | F27B9/20;F27B9/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叶舟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钢 加热炉 用防黑印 效果 传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钢加热炉用防黑印效果好的炉内传送装置,针对现有的加热装置在炉内送料的时候横梁托杆的下表面始终与钢坯的下表面接触,容易导致钢坯的受热不均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动横梁和呈方管状结构的定横梁,所述定横梁的底部固定有开口向上的C型钢滑轨,且C型钢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上表面固定有波浪条。本发明可以在使用时当钢坯本体被下放置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之间的时候,能够通过推动滑条的左右攒动进而配合波浪条带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交替上顶,进而让钢坯本体能够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之间来回移动,避免钢坯本体的下表面长时间接触定横梁的上表面导致受热不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钢加热炉用防黑印效果好的炉内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炉步进梁,其结构由横梁、立柱及冷却水管组成,其为焊接成的一个整体状,相互之间不可分拆。其安装方法是在炉内先将横梁与立柱及冷却水管安装好,再用模具分段在水管四周用耐火材料进行浇注或捣打而将水梁包裹住,以减少热态钢坯及炉内高温对冷却水管的破坏。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其步进梁的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导致钢坯在接触横梁的位置处容易出现黑印。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921100091.0公开的一种联动式步进梁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步进梁和第二步进梁,第一步进梁与第二步进梁水平方向平行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步进梁和第二步进梁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于第一步进梁与第二步进梁之间;联动机构包括侧推头和中间推头,侧推头上设有限位槽,侧推头固定于第一步进梁上;但是该装置在炉内送料的时候横梁托杆的下表面始终与钢坯的下表面接触,容易导致钢坯的受热不均,进而产生黑印等加热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加热装置在炉内送料的时候横梁托杆的下表面始终与钢坯的下表面接触,容易导致钢坯的受热不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钢加热炉用防黑印效果好的炉内传送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圆钢加热炉用防黑印效果好的炉内传送装置,包括动横梁和呈方管状结构的定横梁,所述定横梁的底部固定有开口向上的C型钢滑轨,且C型钢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上表面固定有波浪条,波浪条的上表面开有起伏的波浪槽,所述定横梁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均嵌装有内设空腔呈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桶,相邻的两个限位桶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均设置有环形挡圈,且环形挡圈的顶端与限位桶的顶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压缩弹簧,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桶的顶端靠近钢坯本体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底端均固定有呈槽形结构的滚轮板盒,且滚轮板盒的两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C型钢滑轨的槽底靠近两端均固定有垂直挡板,且两个垂直挡板的中间均开有插孔,滑条的两端均焊接有与插孔相适配的导向杆。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杆的端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套接有连杆,连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凸轮机构。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C型钢滑轨的槽底以及定横梁的底部分别开有互相大小相同的条形孔,且滑条的上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滚珠。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动横梁的上表面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槽,且动横梁的上表面靠近弧形槽的两侧均固定有锥形挡块。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定横梁和动横梁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立柱和动梁撑杆。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顶端均设置成半球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波浪槽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钢坯本体半径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阳生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