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组网系统功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292.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时晨光;丁琳涛;王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04 | 分类号: | G01S13/04;G01S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红梅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合作 博弈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组网 系统 功率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组网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雷达通信一体化组网系统组成及各路径传播损耗先验信息;
(2)分别构建关于目标探测和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各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效用函数;具体的:
构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的效用函数如下:
其中,Urad,i(P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的效用函数,P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目标探测的发射功率,a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性能的权重,ξrad表示预先设定的目标探测性能信干噪比阈值,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发射功率的上限,γ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的信干噪比,表示为:
其中,M表示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的数目,cij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与第j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之间的互相关系数,gij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与第j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之间的路径传播损耗,Prad,j表示第j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目标探测的发射功率,表示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噪声功率;
构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效用函数如下:
其中,Ucom,i(P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效用函数,P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通信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b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性能的权重,ξcom表示预先设定的通信性能信干噪比阈值,γ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性能的信干噪比,表示为:
其中,cij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与第j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之间的互相关系数,Pcom,j表示第j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通信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表示通信接收机噪声功率;
(3)分别建立关于目标探测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以及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
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探测性能信干噪比阈值ξrad建立关于目标探测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Urad,i(P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的效用函数,P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目标探测的发射功率,a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性能的权重,ξrad表示预先设定的目标探测性能信干噪比阈值,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发射功率的上限,γrad,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目标探测的信干噪比,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与目标之间的路径传播损耗;
根据预先设定的通信性能信干噪比阈值ξcom建立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Ucom,i(P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效用函数,P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用于通信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b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性能的权重,ξcom表示预先设定的通信性能信干噪比阈值,γcom,i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关于通信性能的信干噪比,hic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与通信接收机之间的路径传播损耗,表示第i个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发射功率的上限,M表示雷达通信一体化节点的数目;
(4)对关于目标探测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以及关于通信数据传输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进行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拉绒面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