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大坝裂缝检测模型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456.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许国艳;苏心玥;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764;G06V10/80;G06V10/82;G06N3/04;G06N3/08;G06T3/4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faster rcnn 大坝 裂缝 检测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大坝裂缝检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图像的特征进行逐层提取,得到每层的特征图;区域生成模块,利用区域生成网络,基于特征提取网络最后一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映射,得到锚框;反馈映射模块将锚框映射至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后三层特征图,得到对应的映射特征图;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将映射特征图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图;分类回归模块,根据融合特征图进行分类和回归,得到检测结果。本申请的模型通过对现有Faster‑RCNN的改进,提高大坝小裂缝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坝裂缝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大坝裂缝检测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力水电的开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坝安全问题愈发引起重视。大坝的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温度、材料配比以及后期维护等多种因素,难免产生大坝裂缝。裂缝对大坝的安全性和功能性都存在较大影响,容易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混凝土大坝裂缝检测方法包括采用声波对穿,测试波速、振频以及频率等方式,但采用声波对穿,测试波速等方法需要人工监管,而传统的图像检测技术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深度学习应用到图像目标检测和识别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提高了检测监督。随着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以及区域间距神经网络的提出,发展至更为优越的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Faster- RCNN虽在精度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小目标的检测准确率上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大坝裂缝检测模型,解决大坝小裂缝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该模型的训练方法。
技术方案: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大坝裂缝检测模型,包括:
特征提取模块,其被配置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图像的特征进行逐层提取,得到每层的特征图;
区域生成模块,其被配置为利用区域生成网络,基于特征提取网络最后一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映射,得到锚框;
反馈映射模块,其被配置为将锚框映射至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后三层特征图,得到对应的映射特征图;
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其被配置为将映射特征图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图;
分类回归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融合特征图进行分类和回归,得到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特征提取模块中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ResNet101网络。
进一步地,特征融合模块包括:
感兴趣区域池化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每个映射特征图进行感兴趣区域池化操作,用于将每个映射特征图调整至相同分辨率;
拼接单元,用于将感兴趣区域池化后的特征图进行拼接。
进一步地,特征融合模块还包括:
归一化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拼接后的特征图在channel轴进行归一化处理;
缩放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归一化的特征图扩大后经1*1的卷积核处理,得到融合特征图。
进一步地,归一化处理,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其中,I(c|x|y)2是归一化之前的特征图,In(c|x|y)是归一化之后的特征图, c则代表对应特征图的特征,即归一化之前和归一化之后的特征图分别对应的宽和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