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钢管恢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905.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礼欠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金玉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D3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钢管 恢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恢复器,尤其涉及一种大棚钢管恢复器。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对两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原状,工作效率高,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节省人力的大棚钢管恢复器。一种大棚钢管恢复器,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安装块,其数量为四块;导向机构,安装于四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底板一侧之间,用于起导向作用。本发明通过将本装置移动至大棚内,使滚轮与大棚钢管接触,拉动活动套筒向外摆动使得滚轮向外摆动将大棚钢管恢复原状,如此,同时能对两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原状,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恢复器,尤其涉及一种大棚钢管恢复器。
背景技术
大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大棚的搭建中,为了能使大棚膜安装完成,都会搭建好大棚钢管,再将大棚膜安装在大棚钢管上,但大棚钢管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弯曲的现象,导致大棚膜塌陷。
目前,大多数都是人工使用工具将大棚钢管恢复原状,首先将工具移动至大棚内指定位置,再拉动工具将大棚钢管恢复原状,但一次只能对一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工作效率低,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对两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原状,工作效率高,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节省人力的大棚钢管恢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一次只能对一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工作效率低,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两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原状,工作效率高,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节省人力的大棚钢管恢复器。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大棚钢管恢复器,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安装块,其数量为四块;导向机构,安装于四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底板一侧之间,用于起导向作用;触碰机构,安装于所述导向机构上,其与所述导向机构配合,用于将大棚钢管恢复原状。
进一步的是,导向机构包括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铰接于每侧两块所述安装块之间,其与所述触碰机构接触配合,且所述活动套筒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两侧都开有滑槽;n型杆,所述n型杆固接于所述底板一侧,其穿过四个滑槽与触碰机构配合;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活动套筒与所述安装块的铰接处。
进一步的是,触碰机构包括有:带孔活动杆,所述带孔活动杆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活动套筒内,所述n型杆穿过所述带孔活动杆内;接触轮,所述接触轮安装于远离所述底板的所述带孔活动杆内一侧,其与所述n型杆接触配合;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所述底板的所述带孔活动杆端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远离所述滚轮的所述带孔活动杆端部与靠近所述底板的所述活动套筒内一侧之间。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接于远离所述底板的所述n型杆外一侧中部;扇形块,所述扇形块滑动式的放置于远离所述底板的所述导向块一部,其与两个所述活动套筒接触配合;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对称式的铰接于所述底板一侧,其与所述扇形块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根,其间隔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底板上;底座,所述底座固接于远离所述滚轮的四根所述导向杆端部之间;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纹转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底板中部,其远离所述滚轮的端部与所述底座一侧转动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本装置移动至大棚内,使滚轮与大棚钢管接触,拉动活动套筒向外摆动使得滚轮向外摆动将大棚钢管恢复原状,如此,同时能对两根大棚钢管进行恢复原状,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金玉,未经连金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