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区块链的隐匿支付证明的生成与验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098.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轩;严强;廖飞强;李辉忠;张开翔;范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彭燕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区块 隐匿 支付 证明 生成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隐匿支付证明的生成与验证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为:根据第一随机数、证明承诺因子和第一交易对象,生成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一子部分;根据第二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第一密钥,生成第二子部分;根据第三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所述中间凭证因子,生成第三子部分;根据第四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中间密钥,生成第四子部分;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第三随机数、第五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所述第一交易对象、所述第一密钥、第二密钥和所述中间密钥,生成第五子部分。上述方法应用于金融科技(Fintech)时,提升了隐匿支付证明的生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中的区块链(blockchain)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隐匿支付证明的生成与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Fintech)和区块链(blockchain)转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现有区块链交易的方法中,在验证隐匿支付交易正确性时,需要对匿名权益凭证中的加密对象(如交易金额)进行加法或乘法的代数关系生成隐匿支付证明,并进行验证,从而确定加密对象的正确性。
现有匿名权益凭证的验证过程中,常见的约束关系为乘法约束关系,如约束关系o3=o1*o2,账本1用户A有权益凭证C(o1),账本2用户B有权益凭证C(o2),转账给账本1用户C生成权益凭证C(o3)。目前使用双线性配对的方式构造隐匿支付证明的方式,运算过程较为复杂,而隐匿支付证明的生成和验证都是区块链交易中的重要环节,双线性配对的方式构造隐匿支付证明会区块链交易的效率较低。因此,目前区块链交易的效率较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隐匿支付证明生成与验证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区块链交易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隐匿支付证明生成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随机数、证明承诺因子和第一交易对象,生成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一子部分;所述隐匿支付证明用于验证第一匿名凭证中的第一交易对象、第二匿名凭证中的第二交易对象满足中间匿名凭证中的中间凭证因子所约束的预设关系;根据第二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第一密钥,生成所述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一密钥为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匿名凭证的密钥;根据第三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所述中间凭证因子,生成所述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三子部分;根据第四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和中间密钥,生成所述隐匿支付证明的第四子部分;所述中间密钥为用于生成所述中间匿名凭证的密钥;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三随机数、第五随机数、所述证明承诺因子、所述第一交易对象、所述第一密钥、第二密钥和所述中间密钥,生成所述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五子部分;所述第二密钥为用于生成所述第二匿名凭证的密钥。
上述方式下,根据随机数、证明承诺因子、中间凭证因子、密钥、交易对象等分别生成隐匿支付证明的第一子部分、第二子部分、第三子部分、第四子部分和第五子部分,由于上述数据在运算过程中并未涉及双线性构造配对,各数据间的运算均是一维运算,因此,运算效率相对于双线性配对的零知识证明构造方式更高,提升了区块链中交易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