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269.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张景;刘国庆;陈绍华;陈敬军;朵生君;许宇;郭利民;吉艳雷;王煦霖;向亮;刘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5;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赵银安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穿越 活动 断层 连接 结构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固定在活动断层两侧的隧道二衬结构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第一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和第二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之间均通过活动连接组件连接。上述方案使隧道穿越活动断层时,可沿断层错动方向具有较大的自适应变形能力,从而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结构的安全性,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活动断层的活动性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缓慢的蠕滑,这部分由于地层板块运动导致,以目前的工程手段尚无法抵抗,断层之间的蠕滑量随着时间累积,一般情况下年蠕滑量为毫米级;第二部分是地震作用下,断层上下(或左右)两盘之间的来回错动,也称粘滑。
对于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结构,既要使隧道结构具有随着断层错动自适应的变形能力,同时又需具备满足使用功能的防水性,以免隧道因错动量过大而漏水。因此隧道在通过活动断层时需要施做专门的连接结构,用于减小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结构内力,避免其损坏。现有技术中,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形式简单,适应断层蠕滑及粘滑变形的能力有限,且变形缝处的止水带在错动后极易损坏,严重影响隧道内铁轨或道路的正常使用。
因此,如何设置隧道穿越活动断层时的连接结构,使隧道免于错动损毁或降低结构受损程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固定在活动断层两侧的隧道二衬结构上,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中间连接体之间和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之间均通过活动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拉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在隧道的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中间连接体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对应的第二连接块之间具有间隙;
每个所述拉杆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连接块和一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隧道的径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均包括横板和加劲体,所述加劲体连接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拉杆连接在所对应的两个横板上。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中间连接体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上。
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所述中间连接体之间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组件连接,且两个所述中间连接体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两个所述中间连接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体之间均设置有外侧盖板和内侧盖板。
可选地,每个所述外侧盖板一侧均设置有止水带,所述活动连接组件位于所述止水带和所述内侧盖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