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395.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蒋君;张璇;曹小琴;黄德银;汤红孝;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戴维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换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换热器,属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换热罐体,多个换热单元横向并排设于换热罐体内,所述换热单元分别设有介质通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有烟气通道,所述换热罐体两端设有烟气进气口和烟气出气口,高温烟气经烟气进气口流入烟气通道并呈直线型由烟气出气口流出;所述烟气通道内设有阀门,阀门关闭时,烟气通道分隔成多个烟气腔室,高温烟气呈S型流向;阀门打开时,阀门两侧的烟气腔室连通,高温烟气流向呈直线型。本申请既能让高温烟气直接经烟气通道流出,又能对多种不同的介质同步进行预热,同时能选择需要预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不仅操作便捷,灵活性强;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换热器,属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上,普遍采用将有机废气进行高温分解,高温分解后的烟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排放到大气中。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是焚烧炉对有机废气进行高温分解。焚烧法是处理有机废气最为彻底的方法,也是目前的主流技术。有机废气经高温分解形成高温烟气,将高温烟气引入换热器内对水或气进行换热,一对外排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二对生产线上使用的水或气进行加热,节约能源。但是现目前,换热器在使用中只能对一种介质进行预热,完成预热后再换另一种介质对其进行预热,在热交换过程中,热交换介质单一;如过同时需要对几种介质同时加热,则需要使用几台换热器,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余热换热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且能够同时加热多种介质,降低生产成本,占地面积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换热器,包括换热罐体和换热单元,多个所述换热单元横向并排设于换热罐体内,所述换热单元分别设有介质通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且所述介质通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延伸至换热罐体外部,介质由所述介质通入管路流至换热单元后经介质流出管路流出;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有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所述换热罐体两端设有烟气进气口和烟气出气口,高温烟气经所述烟气进气口流入换热罐体的烟气通道,高温烟气呈直线型流至烟气出气口后流出;所述烟气通道内设有若干可开闭的阀门,若干所述阀门关闭时,所述烟气通道分隔成多个烟气腔室,高温烟气经所述烟气进气口流入前一烟气腔室后流至前一换热单元,高温烟气与前一换热单元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烟气流入后一烟气腔室,使得烟气呈S型流向,且高温烟气分别与多个换热单元进行热交换后由烟气出气口流出;任一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阀门两侧的所述烟气腔室连通,高温烟气经前一烟气腔室呈直线型流入后一烟气腔室。
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并列设置,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且沿所述换热罐体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介质通入管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介质流出管路设于同一侧,且所述介质流出管路高于介质流出管路。
所述阀门与换热单元相对应,且所述阀门设于对应的换热单元中间位置,当所述阀门关闭时,使得高温烟气流入换热单元。
所述阀门分别由对应的控制器单独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余热换热器,本申请中设有多个换热单元,且换热单元能够分别通入不同的介质;通过在烟气通道内设置多个阀门,多个阀门由对应的控制器单独控制打开或关闭,继而改变高温烟气的流向,与不同的换热单元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本申请既能够让高温烟气直接经烟气通道流出,又能对多种不同的介质同步进行预热,同时能选择其中需要预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不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灵活性强;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余热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余热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余热换热器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戴维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戴维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污染多层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气高温焚烧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