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纯度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474.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琴;马磊;匡猛;周大云;方丹;徐双娇;金云倩;黄龙雨;吴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棉花 品种 纯度 方法 及其 操作 步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纯度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方法如下:根据计算的种植株数下限值设计试验,适时播种,花铃期观测棉株的典型性状,标记和记录疑似杂株,初步筛查不合格样品并对其进行复查,根据计算结果与质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利用容许误差,对棉花品种的纯度质量进行评价。本发明解决了纯度鉴定的盲目操作、人为误差大、结果可比性差的问题,具有本发明具有观测性状直观、少而省力、易于操作、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便于实施推广,尤其适合大规模棉花品种纯度鉴定和解决种子质量纠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种子鉴定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纯度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属于农业领域中种子质量评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品种纯度是保证品种品质一致性和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的重要指标。品种纯度鉴定是保证良种优良遗传性状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促进作物生产持续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良种混杂退化,提高种子质量和产品品质的必要手段。准确鉴定品种纯度对于种子质量分级、品种审定、假种辨别、质量纠纷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棉花品种纯度鉴定的常用方法有种子形态鉴定法、纤维整齐度法、田间种植鉴定法以及SSR分子标记法。其中种子形态鉴定法简单、经济、快速,但用于鉴定品种纯度的特征有限,而且只适用于形态性状差异较大容易观察的品种,多数棉花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和稳定可靠的差异,再加上种子的大小、颜色还易受成熟度、土壤和气候的影响,以及鉴定结果受不同程度的主观影响,用该法难以准确鉴别,因此该法具有明显局限性。纤维整齐度法的优缺点基本同种子形态鉴定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SSR分子标记法以其在基因组中分布的数量丰富、呈共显性、多态性好、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以及对DNA质量和数量要求不高等优点,现已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纯度鉴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棉花是异源四倍体作物,不仅基因组结构复杂,而且棉花是常异花授粉繁殖,导致品种不可能达到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纯合度,同时其骨干亲本数量较少且被反复利用,导致不同棉花品种,特别是同一生态区棉花品种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随着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在原品种基础上改良少数或单个性状的衍生品种增多,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利用SSR标记法更难对不同棉花品种纯度差异进行判别,制约其在棉花上的推广应用。GB/T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虽然对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规程进行了说明,但它仅对所有农作物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通用要求作了规定,缺乏针对某一作物的具体操作步骤。众所周知,不同作物间的种植方式、个体表现差异极大,因此鉴定方法也各不相同。棉花属于大棵作物,生育期长,播种时间、种植模式以及田间管理都会导致个体特征特性不能充分表现,影响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由于缺乏适当的鉴定棉花种子品种纯度田间种植的方法,使得在小区设计、播种管理、观测时期、观测方法的选择上盲目无助,观测评价随意性强,鉴定结果可比性和准确性差,非常不利于大规模鉴定品种纯度和对棉花种子质量进行正确评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纯度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为品种纯度鉴定、打击假劣种子、解决质量纠纷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鉴定棉花品种纯度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试验设计:根据质量指标计算种植株数下限值,依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验设计;
(2)适时播种:当耕作层5 cm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4 ℃~16 ℃时播种;
(3)确定杂株:花铃期逐株观测棉株的典型性状,当株型、主茎、叶、铃和花中的任一性状与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明显不符时,即判定为杂株,进行标记和记录;
(4)结果计算:根据观测记录计算出纯度值,初步筛查出不合格样品并对其进行复查,最终确定不合格样品;
(5)质量评价:通过计算结果与质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利用容许误差,对棉花品种的纯度进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