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底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546.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泉水;柏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5/00 | 分类号: | B81B5/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底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底薄膜的制备方法,在硅基底上涂布光刻胶,在涂胶面预先开槽,控制槽的深度和宽度,并利用酸溶液进行平整化处理,待硅基底毛边处理干净之后去胶、清洗、烘干、镀膜,再用薄金刚石刀片,沿着预开槽的中心线将硅基底完全切开,获得完整的硅基底薄膜,边缘无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结构超滑领域,尤其涉及在批量制备超滑器件过程中的制备小型硅基底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摩擦和磨损问题,不但与制造业密切相关,还与能源、环境和健康直接相关。据统计,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能源在摩擦过程中被消耗掉,约80%的机器零部件失效都是由磨损造成的。结构超滑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结构超滑是指两个原子级光滑且非公度接触的范德华固体表面(如石墨烯、二硫化钼等二维材料表面)之间摩擦、磨损几乎为零的现象。2004年,荷兰科学家J.Frenken的研究组通过实验设计,测量粘在探针上的一个几纳米大小(共约100个碳原子)的石墨片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ighly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HOPG)晶面滑动时的摩擦力,首次实验证实了纳米级超润滑的存在。2013年,郑泉水教授第一次在微米尺度发现HOPG(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Graphite)片层材料之间的超滑现象,这标志着超滑从基础研究过渡到可应用化的技术研究过程。
在制备超滑器件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硅基底的制备,由于超滑片的尺度小,所以制备高质量的小型硅基底是影响良品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制备小型硅基底薄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先把大尺寸硅片切割成小尺寸硅片,再对小尺寸硅片镀膜,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设备和环境的限制,制备过程繁琐,制备效率低;二是先在大尺寸硅片上镀膜,然后将大尺寸硅片切割成小尺寸硅片,但是该方法的弊端是在切割硅片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力的作用可能会使硅基底表面镀膜破裂,或者使硅基底崩片,产生碎屑会损坏镀膜表面,使镀膜表面不完整。另外,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备的小尺寸硅片侧边都不平整,包括侧边毛刺、起伏、崩边,这样的侧边不平整可能会影响超滑器件的制备成品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方案:在硅基底上涂布光刻胶,在涂胶面预先开槽,控制槽的深度和宽度,并利用酸溶液进行平整化处理,待硅基底毛边处理干净之后去胶、清洗、烘干、镀膜,再用薄金刚石刀片,沿着预开槽的中心线将硅基底完全切开,获得完整的硅基底薄膜,边缘无破损。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将抛光硅基底清洗干净,并在抛光面涂布光刻胶;
(2)在硅基底的预涂胶面开槽,控制槽的深度为硅基底厚度的一半,宽度优选为0.5-1.5mm;
(3)将上述硅基底浸泡至酸溶液中进行平整化处理,浸泡时间3-30分钟范围内;
(4)将硅基底碎渣、毛边处理干净之后去除光刻胶、清洗、烘干;
(5)在烘干后的硅基底表面进行镀膜;
(6)沿着预开槽的中心线用薄金刚石刀片将硅基底完全切开,获得硅基底薄膜。
进一步的,步骤(2)中,按所需要的尺寸沿着硅基底的晶向和晶向的垂直方向进行开槽,形成多个四边形块。
进一步的,上述四边形块的边长尺寸为4-30mm。
进一步的,步骤(3)中平整化处理的酸溶液包括氢氟酸、硝酸、醋酸,优选为三者的混合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3)中平整化处理浸泡时间优选为5-15分钟,更优选为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纸质票据数字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