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井式立体车库的安全防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571.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华;蒋雨洋;掌俊玮;马琳博;李家富;李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井式 立体车库 安全 装置 | ||
本发明包括位于防坠装置下支架与上压板之间的四组制动夹臂组,其中防坠装置下支架由中心点向四个方向延伸,距离较近的两支架夹角为78°,距离较远的两支架夹角为108°,且四个方向的支架通过挡板与载车平台相互固定,所述上压板位于防坠下支架与载车平台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防坠装置的现有技术相比,该防坠装置无需轴承仅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制动防坠的需求,因此该装置维护周期较长,不会出现漏油等现象。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有几根钢丝绳断裂,都可以根据偏心重力实现单边制动防坠功能的实现,提高了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库安全防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井式立体车库的抱销夹紧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立体车库中,为防止升降钢丝绳断裂导致载车平台下坠,立体车库中都设有安全防坠装置。但目前适用于环井式立体车库的安全防坠装置都不能够满足单边制动的需求,若提升钢丝绳没有全数断裂,安全防坠装置并不能达到启动条件,此时载车平台所受拉力将会失衡使得平台整体倾斜,当平台满载车辆时将会发生严重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安全防坠装置多使用含油轴承驱动防坠装置,此装置所需维修费用较高,且容易出现漏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环井式立体车库中的安全防坠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包括位于防坠装置下支架与上压板之间的四组制动夹臂组,其中防坠装置下支架由中心点向四个方向延伸,距离较近的两支架夹角为78°,距离较远的两支架夹角为108°,且四个方向的支架通过挡板与载车平台相互固定,所述上压板位于防坠下支架与载车平台之间。
所述制动夹臂组包括第一制动夹臂组、第二制动夹臂组、第三制动夹臂组和第四制动夹臂组,其结构相同。包括制动夹臂、制动转轴和制动转轴定位弹簧。所述制动转轴位于防坠上压板与防坠下支架之间包括制动长转轴与制动短转轴,所述转轴定位弹簧位于制动长转轴与制动短转轴连接处下端。
所述上压板包括一组中心压板与四组转动压板,中心压板的四个端面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向外的延伸,与防坠下支架延伸方向相同的转动压板由于中心压板的作用,其转动方向只可向下。
所述中心压板位于整体装置的中心部位,且通过中心拉伸弹簧与载车平台相连接。
所述转动压板通过销孔与中心压板相连接,其中转动压板末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载车平台相接触。且在转动压板末端设有一个钢丝吊环。
所述制动夹臂与制动短转轴相连,制动夹臂的两侧夹臂通过夹紧弹簧相连接,其中,两侧夹臂的内侧分别有一组夹臂销。
所述夹臂销在其端部分别嵌有异性磁铁,与夹紧弹簧共同作用夹臂进行夹紧动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环井式立体车库的安全防坠装置,通过挡板组将防坠下支架与载车平台连接,使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左右相对位置固定。当钢丝绳未断裂时,上压板利用设于转动压板末端的钢丝绳挂环与钢丝绳的连接获得向上的拉力,使得上压板上方的拉伸弹簧受力挤压,为该装置实现制动防坠功能提供所需的驱动力。放置于上压板与防坠下支架之间的转轴定位弹簧不受压力,从而保持制动转轴的未工作状态,设于制动短转轴末端的制动夹臂在此状态下因夹臂销未入销孔而使得夹臂处于张开状态,此时置于夹臂内部的夹紧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当四条钢丝绳未完全断裂时,由于单边断裂处拉伸弹簧的弹力使得钢丝绳断裂处的转动压板被挤压,从而制动转轴与制动转轴定位弹簧受到压力,制动转轴被拉直,制动夹臂发生向上的位移,夹臂销也因夹紧弹簧的恢复拉力和夹臂销端部的异性磁铁的作用及时而准确的插入销孔,实现了该装置单边制动的需求以及保障了制动夹臂的瞬时抱紧能力。当四条钢丝绳完全断裂时,中心压板与转动压板上的拉伸弹簧同时产生弹力,保证了防坠装置的及时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防坠装置的现有技术相比,该防坠装置无需轴承仅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制动防坠的需求,因此该装置维护周期较长,不会出现漏油等现象。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有几根钢丝绳断裂,都可以根据偏心重力实现单边制动防坠功能的实现,提高了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铁屑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光路分光测色仪及测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