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车库及其提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693.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相鹏;王扬珂;吴晓东;冷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潍坊汇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6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2610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及其 提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提升系统,属于车库技术领域,该提升系统包括绳索收放机构和与提升架的四个吊点连接的四根提升绳索,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下部,四根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均与所述绳索收放机构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其中两根所述提升绳索分别绕过第一双联转向定滑轮组、相应的第一水平转向定滑轮和相应的第三转向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提升架后侧的两吊点上;另两根所述提升绳索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一转向定滑轮和第二转向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提升架前侧的两吊点上。该立体车库包括上述立体车库的提升系统。本发明结构合理,提高了传动效率,延长了滑轮与提升绳索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提升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提升系统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加,对车位数量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城市的车位紧张,因而立体车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立体车库通过向上向下拓展储存空间,使相同的占地面积能够比平面停车方式多停更多的车辆。
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是一种新型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结构简单,车辆交换过程中,通过梳齿结构进行交换能耗低,存取车过程中,行程短,时间短,大大提高了存取车效率而广受欢迎。然而由于现有的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提升系统中车头侧的绳索在绕绳时存在150°的弯折,又因车辆在梳齿提升架上采用前轮定位且大多数轿车前轮重,导致提升系统中绳索和滑轮受力不合理,从而限制了滑轮和绳索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立体车库技术领域中,对于立体车库的提升系统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立体车库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出发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提升系统,以解决现有提升系统结构不合理,从而限制滑轮和绳索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作为同一种技术构思,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提升系统的立体车库。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的提升系统,所述立体车库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内设有可沿所述升降通道竖向升降且用于承载车辆的提升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位于所述升降通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具有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提升系统包括绳索收放机构和与所述提升架的四个吊点连接的四根提升绳索,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通道前侧的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所述前横梁上对应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处设置有第一双联转向定滑轮组和位于所述第一双联转向定滑轮组两侧的第一转向定滑轮,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二转向定滑轮;所述后横梁上对应所述第一双联转向定滑轮组处设置有两个并列布置的第一水平转向定滑轮,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各设置第三转向定滑轮;
四根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均与所述绳索收放机构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其中两根所述提升绳索分别绕过所述第一双联转向定滑轮组、相应的所述第一水平转向定滑轮和相应的所述第三转向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提升架后侧的两吊点上;另两根所述提升绳索分别绕过相应的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和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后固定于所述提升架前侧的两吊点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通道前侧的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安装有一组定滑轮,位于所述定滑轮一侧的所述主体框架上还安装有反向定滑轮,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安装有一组动滑轮;
四根所述提升绳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底部,另一端依次交替经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再经过位于顶部的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反向定滑轮后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