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707.9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张运生;李旭;徐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75;C08G18/69;C08G18/48;C08G18/42;C08G18/10;C08G18/36;C08G18/32;C08K3/04;C08K7/26;C08J9/14;C08J9/12;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霍红艳;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玻璃 暖边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异氰酸酯I和低聚物多元醇II在催化剂III的存在下进行反应,抽真空至不再产生气泡,得到A组分;将低聚物多元醇II、小分子多元醇IV与乳化剂V、紫外线吸收剂VI、发泡剂VII、沸石粉、炭黑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固化,即得到中空玻璃暖边条。本发明所制得的中空玻璃暖边条在实际加工使用中可以对其进行弯折,表现出较好的可加工性,解决了其它类型暖边条强度低,无法折弯等问题,同时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能耗占到总能耗的35%,而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40%以上,中空玻璃作为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传统的中空玻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接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接,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由于铝金属间隔条导热系数大,其并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要求,为了解决中空玻璃边部的热损失问题,暖边间隔条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中空玻璃使用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暖边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抗老化和耐用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密封效果大打折扣,导致中空玻璃出现结霜、结露现象,很多商家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大都购买国外的原料和设备进行暖边条的生产制备,使得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异氰酸酯I和低聚物多元醇II在催化剂III的存在下进行反应,然后抽真空至不再产生气泡,得到A组分;
2)将低聚物多元醇II、小分子多元醇IV与乳化剂V、紫外线吸收剂VI、发泡剂VII、沸石粉和炭黑中的至少两种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与步骤2)得到的B组分混合均匀,固化,即得到中空玻璃暖边条。
优选的,前述的中空玻璃暖边条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1)中,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I和低聚物多元醇II的质量比为(0.35-4.25):1;所述低聚物多元醇II和催化剂III的质量比为(355-1426):1;所述反应温度为35-100℃,所述反应时间为1-12h。
优选的,前述的中空玻璃暖边条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1)中,所述多异氰酸酯I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萘二异氰酸酯(N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环己基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及其三聚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III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辛癸酸铋、有机锌、三亚乙基二胺(TEDA)、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四甲基丁二胺和二乙基环己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前述的中空玻璃暖边条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2)中,所述低聚物多元醇II与小分子多元醇IV的质量比为(0.84-32.15):1;所述低聚物多元醇II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0.35-4.14):1;所述沸石粉的目数为200-4000目;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IV与乳化剂V的质量比为(0.84-12.59):1;所述小分子多元醇IV与碳黑的质量比为(0.52-10.7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