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矫治上颌骨性宽度不调的矫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965.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贾一凡;毛智;包幸福;张祎;姜欢;魏晓曦;齐慧川;于东升;高尚;李雨桐;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A61C7/10;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矫治 颌骨 宽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矫治上颌骨性宽度不调的矫治器,包括扩弓器、种植钉、定位导板、植入导板和透明牙套,利用定位导板将扩弓器固定在患者上颌上,然后将植入导板与定位导板相连,植入导板确定了种植钉的植入位置,植入种植钉,将定位导板和植入导板取下。在扩弓器固定完成后,将透明牙套佩戴在患者牙齿上,首先按顺序佩戴扩缝牙套,使两颗中切牙之间的缝隙跟随扩开后逐渐远离的左右上颌骨而逐渐增大,然后佩戴关闭牙套,使患者两颗中切牙之间的缝隙逐渐关闭,患者通过佩戴透明牙套,避免了中切牙牙冠的近中移动,中切牙的牙根将在牙龈纤维的牵拉下逐渐聚拢,从而减小后期对中切牙控根移动的需求,缩短治疗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颌宽度矫治器及其周边配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矫治上颌骨性宽度不调的矫治器。
背景技术
上颌骨性扩弓器(Maxillary Skeletal Expansion,MSE)是一种进行上颌骨骨性扩弓的新型装置,扩弓器通过4颗垂直穿上颌骨双层骨皮质的种植钉固定,将扩弓力量直接传达到颌骨上,直接打开腭中缝,实现骨性扩弓效应。这种骨性扩弓器扩宽了年龄限制,对腭中缝未闭合的情况扩弓成功率近100%,对腭中缝已闭合的情况成功率约85%,基本避免了传统上骨性扩弓所需的腭中缝劈开手术,大大减小了创伤。
但目前MSE的临床使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扩弓器的定位要求高。扩弓器被要求放置在上颌第一磨牙之间处,并尽量贴近腭穹隆顶(与腭顶黏膜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1mm),远中两颗种植钉的植入位点在硬腭范围内尽量靠后。传统上通过试戴环、取印模、灌制模型、加工厂手工制作等多个步骤,不仅繁琐、耗时,还增加了产生误差的可能性。二是对种植钉植入角度的精度要求高。四颗种植钉需垂直进入硬腭板,尤其是腭中缝两侧的种植钉必须严格平行,才能保证扩弓器的力量通过种植钉传导至两侧上颌骨,使腭中缝平行打开。但由于腭穹隆处操作视野不佳、空间有限,加之硬腭板骨质较硬、植入困难,传统上直接植入种植钉的操作容易产生较大的角度偏差,造成扩弓效果受限,甚至扩弓装置的损坏。三是由于采用两侧第一磨牙制作扩弓器的定位杆,形成了牙-骨混合支持式的扩弓装置,不仅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部分牙性扩弓效应,而且在扩弓的前三个月中,无法纠正第一磨牙存在的扭转或错位,延长了矫治疗程。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上颌骨性扩弓器使用时定位过程复杂、定位精度不佳且矫治疗程长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矫治上颌骨性宽度不调的矫治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上颌骨性扩弓器的定位难度,提高上颌骨性扩弓器的定位精度,同时缩短矫治疗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矫治上颌骨性宽度不调的矫治器,包括扩弓器、种植钉、定位导板、植入导板和透明牙套,所述定位导板能够与患者的牙齿可拆装连接,所述定位导板与患者的牙齿相连时,所述定位导板能够将所述扩弓器固定在患者上颌上;所述植入导板与所述定位导板可拆装连接,所述植入导板与所述定位导板相连时,所述植入导板能够定位所述种植钉的植入位置,所述种植钉能够将所述扩弓器固定在患者上颌上;
所述种植钉将所述扩弓器固定在患者上颌上后,将所述透明牙套套装于患者的牙齿上,所述透明牙套与患者的牙齿可拆装连接;所述透明牙套包括扩缝牙套和关闭牙套,多个所述扩缝牙套的两颗中切牙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利用多个所述扩缝牙套能够使两颗中切牙之间的缝隙跟随扩开后逐渐远离的左右上颌骨而逐渐增大缝隙,多个所述关闭牙套的两颗中切牙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利用多个所述关闭牙套能够使患者的两个中切牙之间的缝隙闭合。
优选地,所述定位导板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套装于患者的牙齿外部,所述定位部朝向远离患者上颌的方向凸起,所述定位部与患者上颌之间的空腔能够容纳所述扩弓器,所述定位部具有镂空部,所述扩弓器具有植入孔,所述植入孔位于所述镂空部,所述种植钉穿过所述植入孔固定在患者的上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篦冷机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超高压油气流体配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