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229.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斌;岳志磊;杨东;姜兴昌;胡恒;乔卫良;王银岭;谭兴华;张明磊;张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四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61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耐张线夹 射线 检测 屏蔽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箱(1),屏蔽箱(1)内设有X射线检测设备(8)和屏蔽组件,屏蔽箱(1)的底壁(102)开有可供X射线检测设备(8)照射的探照孔(103),屏蔽箱(1)的前壁为可拆卸的固定板(4),屏蔽箱(1)的后壁(105)开有可供X射线检测设备(8)与安装架固定的长条形贯穿孔(104),屏蔽箱(1)的左右壁(101)的外壁上均设有收纳组件(2),屏蔽箱(1)的左右壁(101)的内壁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安装槽;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套筒(303)和屏蔽网(3),屏蔽网(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橡胶带(301),一根橡胶带(301)对应安装在屏蔽箱(1)左右壁(101)的内壁同一侧的安装槽内,且橡胶带(3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收纳组件(2)内,橡胶带(301)位于屏蔽箱(1)顶壁的内壁位置形成弧形段(304),从而在屏蔽箱(1)内部形成U形结构,两根橡胶带(301)之间交叉设有多根金属丝(305),金属丝(305)之间形成第一屏蔽孔(306),屏蔽网(3)上分为多段第一屏蔽区,每段第一屏蔽区上的第一屏蔽孔(306)疏密不同,套筒(303)设在屏蔽网(3)的U形腔内,且沿屏蔽网(3)宽度方向转动设置,套筒(303)上设有两根传动杆(302),每根传动杆(302)的一端均可伸入第一屏蔽孔(306)内;所述收纳组件(2)包括收纳箱(201)和锟组,收纳箱(201)上具有可供屏蔽网(3)进入的开口,收纳箱(201)的内部设有U形的锟道(202),且锟道(202)的一端与开口连通,锟道(202)的另一端与锟组连通,锟组包括过渡锟轮(205)和收纳锟轮(206),过渡锟轮(205)和收纳锟轮(206)之间间隙设置,屏蔽网(3)可通过过渡锟轮(205)缠绕在收纳锟轮(20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锟道(202)由多个锟轴(203)沿锟道(202)长度方向并排铺设组成,且锟道(202)的拐角处均设有导向锟轮(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具有凹腔,凹腔内通过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分隔杆(403)左右分为第二屏蔽区(408)和用于对套筒(303)传动的调节区(402),第二屏蔽区(408)内并排设置有多根横向金属杆(405)和纵向金属杆(406),横向金属杆(405)和纵向金属杆(406)之间形成第二屏蔽孔(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开有多组可供螺丝穿过的螺纹孔(401),每组螺纹孔(401)包括分别设在固定板(4)上下外沿上的两个螺纹孔(401),每根纵向金属杆(406)对应一组螺纹孔(401)且通过螺纹孔(401)可拆卸设置,所述横向金属杆(405)的两端分别卡设在固定板(4)的侧沿和分隔杆(4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区(402)内设有贯穿固定板(4)的调节手柄(5),调节手柄(5)的调节部位于固定板(4)内侧并可穿入套筒(303)内带动屏蔽网(3)移动,调节手柄(5)的手柄部位于固定板(4)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张线夹X射线检测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1)的后壁(105)上设有夹持板(7),夹持板(7)沿后壁(105)厚度方向滑动设置,夹持板(7)的一侧可伸入屏蔽箱(1)内,该侧开有可供X射线检测设备(8)穿入的夹持腔(701),夹持腔(701)的两侧开有固定槽(702),所述第二屏蔽区(408)的第二屏蔽孔(404)内设有与固定槽(702)配合的固定柱(4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四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四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2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大规模室内稀疏激光雷达点云内的单目相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