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7599.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杜万红;周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泰中运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6 | 分类号: | B60P7/16;B60Q9/00;B60P3/00;G01S19/42;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流车,包括车体、货箱和用于驱动车体运行的驱动装置,所述货箱内设有用于检测货箱内环境的安全模块,所述货箱的尾部设有用于控制货箱启闭的箱门,所述货箱内的顶壁、靠近车体的驾驶室的内壁和两侧的内侧壁上均铺设有用于固定货物的气囊,所述箱门的内侧壁上也铺设有气囊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向多个气囊充气的气泵。本申请通过启动气泵向货箱内的几个气囊进行充气,使得货物被膨胀起来的气囊牢牢固定住,降低货物与货箱内壁碰撞的概率同时对货物进行减震保护,确保货物可以安全的进行运输,同时通过预设置在货箱内壁上的气囊,可以节省货物装载后再向货物和货箱内壁之间填充减震物品的时间,达到提升货物装载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流车。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被广泛应用在物流行业。厢式货车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颠簸,这会导致车厢内的货物相互之间或与车厢内壁之间发生碰撞,绝大多数货物的损坏都是由这种碰撞引起的。如何减少货物的损毁,除了增加货物包装的强度、外包装和货物间的缓冲以外,最重要的方法是减少上述碰撞。现在的物流行业往往是向车厢内填充稻草、纸板或者泡沫等材料对货物进行保护,但是其效果往往较差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影响装卸货的效率。
公开号CN109435814A为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流车,包括货车后厢,货车后厢内设有若干个货柜,货车后厢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移动货柜的地面输送线;地面输送线包括若干个用于支撑货柜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两组并列设置且分别用于驱动货柜向前或向后方移动的前/后驱动机构,底座的两端设有用于驱动货柜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左/右驱动机构,底座靠近货车后厢出口的端部设有将支撑板向上顶起的顶升移载机构。通过传动滚筒和链轮驱动货柜前后移动,通过动力滚筒和皮带驱动货柜左右移动,能够方便精确的将目标货柜移动至出口位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将货物装入车厢内后,货物容易因运输中发生的颠簸与货箱内壁发生碰撞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与货箱内壁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流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物流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车,包括车体、货箱和用于驱动车体运行的驱动装置,所述货箱内设有用于检测货箱内环境的安全模块,所述货箱的尾部设有用于控制货箱启闭的箱门,所述货箱内的顶壁、靠近车体的驾驶室的内壁和两侧的内侧壁上均铺设有用于固定货物的气囊,所述箱门的内侧壁上也铺设有气囊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向多个气囊充气的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货物装入货箱内后,启动气泵向货箱内的几个气囊进行充气,使得货物被膨胀起来的气囊牢牢固定住,降低货物与货箱内壁碰撞的概率同时对货物进行减震保护,确保货物可以安全的进行运输,同时通过预设置在货箱内壁上的气囊,可以节省货物装载后再向货物和货箱内壁之间填充减震物品的时间,达到提升货物装载效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设有多个充气管,多个所述充气管分别与多个气囊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充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和放气管,多个所述放气管上均设有放气阀;多个所述气囊均连接有气压传感器,多个所述气压传感器和多个电磁阀共连接有用于控制气囊气压的单片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货箱内的货物与货箱内壁的距离往往不同,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每个气囊的充气状况,并通过单片机控制每个气囊充气进度,当气囊内的气压达到预设值时单片机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向该气囊内充气,确保气囊既可以将货物限位固定,又不会出现充气过度而导致气囊被撑爆或者气囊挤压货物的情况,提升气囊对货物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用于控制车内电器的中控平台,所述单片机与中控平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控平台司机可以实时监测货箱内的气囊的气压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单片机内预设定的参数进行修改或单独控制气泵和电磁阀对某个气囊进行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泰中运物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泰中运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