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7606.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见龙;罗小华;乔全宝;肖显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速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1/02;H05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链路强 电磁 脉冲 防护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电磁脉冲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提供金属本体,且在所述金属本体的腔体中设置基板,所述基板两个面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平板电容铜箔和第二平板电容铜箔,其中,所述第一平板电容铜箔、第二平板电容铜箔与所述基板之间构成射频等效电容。所述第一平板电容铜箔、第二平板电容相连传输导体上设有强电磁脉冲抑制器件。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射频信号传输能力和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脉冲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无线装备和设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外空探测、国防建设、国土安全防御等工程应用领域中,各类无线装备和设施的收发系统就被置于复杂的电磁环境里。无线收发设备,尤其是暴露在设备的外面的天线和同轴馈线,极易遭受各类瞬态强电磁脉冲的侵扰,并通过天线或馈线将各类瞬态强电磁脉冲引入到无线收发设备内部,造成关键敏感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无线收发设备的正常工作。
当前,在强电磁脉冲防护技术领域中,微秒级慢速前沿强电磁脉冲防护的技术相对成熟,而对于其他类的纳秒级及以下的快速前沿强电磁脉冲防护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对射频链路上的关键设备提供一种有效的强电磁脉冲防护,是当前射频链路强瞬态电磁脉冲防护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能在复杂和恶劣的电磁环境里为无线射频电子、电气装备和设施的射频链路提供强电磁脉冲防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方法,提供金属本体,且在所述金属本体的腔体中设置基板,所述基板两个面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平板电容铜箔和第二平板电容铜箔,其中,所述第一平板电容铜箔、第二平板电容铜箔与所述基板之间构成射频等效电容。
本发明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具有良好的射频信号传输能力和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射频链路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包括金属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金属本体两端的射频输入端口和射频输出端口,所述金属本体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射频电路板,所述射频电路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面的第一铜箔和设置于所述基板另一面的第二铜箔,所述第一铜箔包括用于与所述射频输入端口连接的输入铜箔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面中部的第一平板电容铜箔,所述第二铜箔包括用于与所述射频输出端口连接的输出铜箔和设置于所述基板另一面中部的第二平板电容铜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等效电容的概念出发,以射频电路板制造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射频电路板的特性,设计等效射频电容;能在复杂和恶劣的电磁环境里为无线射频电子、电气装备和设施的射频链路提供强电磁脉冲防护,简化了线路,节省了成本,且满足工程应用实践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输入铜箔上开设有第一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上设置有第一脉冲防护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防护器件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中并与所述输入铜箔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波浪垫圈与所述金属本体的腔底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脉冲防护器件为瞬态抑制二极管或半导体PIN二极管管堆等快速响应半导体限压型器件,第一脉冲防护器件的响应速度在亚纳秒级,且开启电压低,能吸收抑制强电磁脉冲90%的能量,采用波浪垫圈能够保证有效接触面积及良好接地。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接地铜箔,所述接地铜箔上开设有第一焊盘,所述输入铜箔上开设有第一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上设置有第一脉冲防护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防护器件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中并与所述输入铜箔电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速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速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