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材料高压箱盖及其制备方法、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704.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乐;龚超;汪文斌;屈发家;施锋;卢安黎;徐习光;陈姿;姜奇;匡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29C70/68;B29C33/1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聂午阳 |
地址: | 412005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交通 车辆 复合材料 高压 及其 制备 方法 模具 | ||
1.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材料高压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1)、第二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2)和设置于第一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1)、第二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2)之间的泡沫层(3)和强芯毡(4),所述泡沫层(3)设于内部,所述强芯毡(4)设于边沿,还包括预置于所述第一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1)中的金属件(5)及底板(6),所述金属件(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6)固定,所述高压箱盖满足承重300kg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高压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1)、所述泡沫层(3)和所述第二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2)的厚度比为(1-5):(10-20):(1-5)。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高压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1)、所述强芯毡(4)和所述第二玻纤织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层(2)的厚度比为(1-5):(8-15):(1-5)。
4.一种权利要求书1-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箱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定位块设于模具主体指定位置得到模具,清洗模具,在模具上涂抹脱模剂;
S2、将金属件固定于定位块内部,第一层铺设第一玻璃纤维织物,第二层在中央铺设泡沫,边沿铺设强芯毡,第三层铺设第二玻璃纤维织物;
S3、铺放辅料,再进行密封,保留抽真空接口和注树脂接口;
S4、抽真空的条件下,将树脂通过注树脂接口注入,树脂完全渗透于第一玻璃纤维织物、强芯毡、泡沫和第二玻璃纤维织物中,树脂注入完毕后,将整个模具进行初步加热固化,初步加热固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S5、进行后固化成型;
S6、拆除辅料和密封材料,脱模并取下定位块,得到高压箱盖。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活动块设于模具主体两侧,成型后的高压箱盖边沿位于活动块上,S6中通过在活动块上安装吊环,提升吊环使高压箱盖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第一玻璃纤维织物、强芯毡、泡沫和第二玻璃纤维织物均在模具的有效区域内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金属件固定于定位块内部后,再将金属件另一端与底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步加热固化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5-7h,后固化成型为75-85℃加热1.5-2.5h,90-100℃加热1.5-2.5h。
9.制备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材料高压箱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7),所述模具主体(7)中设有接口槽(8),所述接口槽(8)中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块(9)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模具主体(7)两侧开设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用于使活动块(11)定位,所述活动块(11)上固定有吊环(12)。
10.根据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1)内测设置为台阶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7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