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8108.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成;吴浩;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11/33;H02K9/19;H02K1/20;B60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集成 模块化 轮毂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属于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包括集成化电机和并联冷却系统,集成化电机包括转动总成、定子总装和控制模块总装,定子总装位于转动总成内部,定子总装固定在定子固定套筒轴向外侧,定子固定套筒内部固定控制模块总装;控制模块总装的冷却板内部设有冷却管路A,定子固定套筒中设置有冷却管路B,冷却管路B与冷却管路A并联,形成并联冷却系统。本发明具有高度集成化和高效散热冷却的性能,改善整个电机适应复杂工况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是一种内定子、外转子形式的电机,其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在轮毂内,大量简化了电动汽车的机械部件,与传统电机相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高效率的传动性、较高的车身内部空间利用性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等。
目前大多数轮毂电机与其驱动控制器分离式布置,驱动控制器布置在电动汽车车架上,驱动控制器再连接电机进行驱动,连接线束和接口过多,布置起来较为麻烦。受制于国外专利以及电机巨头公司的技术封锁,难以查找模块化电机的一手资料,仅仅通过一些报告宣传查找到有限的信息,再者采用表贴式永磁体轮毂电机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磁阻转矩,对于复杂工况如过载爬坡、高速巡航、急加减速和频繁启停适应性较差。
当前轮毂电机和驱动控制器采用的冷却系统为串联冷却方式,冷却水流过电机的冷却管路之后再流入驱动控制器的冷却管路,最后回到冷却水箱形成一个循环,但是冷却水经过电机之后,温度上升较多,对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变得很差;目前还有很多驱动系统的控制器采用最原始的自然风冷散热,对于复杂工况的表现更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具有高度集成化和高效散热冷却的性能,改善整个电机适应复杂工况的适应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高度集成模块化轮毂电机,包括集成化电机和并联冷却系统,所述集成化电机包括转动总成、定子总装和控制模块总装,定子总装位于转动总成内部;
所述控制模块总装包括依次设置并固连在一起的控制器板、冷却板和逆变器板,控制器板、冷却板和逆变器板数量相同,且均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控制器板之间通过导线并联,控制器板和逆变器板通过导线串联;其中一块控制器板上设有接口总成板;冷却板内部设有冷却管路A;
所述定子总装固定在定子固定套筒轴向外侧,定子固定套筒内部固定控制模块总装;定子固定套筒中设置有冷却管路B,冷却管路B与冷却管路A并联,形成并联冷却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固定套筒侧面设有套筒出水口和套筒进水口,套筒出水口、套筒进水口分别与冷却管路B的出水口、进水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管路B采用周向冷却管路或者轴向冷却管路或者螺旋式冷却管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出水口、套筒进水口位于定子固定套筒同一侧,所述冷却管路B的出水口、进水口位于冷却管路B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总成板上设置有冷却管路总出水口和冷却管路总进水口,分别与连通的冷却管路A末端的进出水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总成板还设有三相电接口,与定子总装的绕组的总接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管路采用F型,且固定在上下端盖的凹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板、冷却板和逆变器板采用扇环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板、冷却板和逆变器板的数量均为六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