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及净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0168.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邹成龙;聂发辉;伍倩倩;张卫风;鲁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3;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水 净化 处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絮凝处理组件、砂滤组件、臭氧杀菌组件以及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所述电絮凝处理组件、所述砂滤组件、所述臭氧杀菌组件以及所述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均与中央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絮凝处理组件至少包括相互连通的电絮凝反应池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砂滤组件至少包括中间水池,所述斜板沉淀池的上部出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砂滤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四电动球阀,所述臭氧杀菌组件至少包括臭氧催化氧化池,所述第四电动球阀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井水净化处理设备用于:将井水先经所述电絮凝处理组件处理后再进入所述砂滤组件中以将悬浮颗粒过滤去除,在经所述砂滤组件处理后的井水进入所述臭氧杀菌组件进行杀菌消毒,经所述臭氧杀菌组件处理后的井水最终进入所述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中进行最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处理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电絮凝反应池以及所述斜板沉淀池,在所述电絮凝反应池内设有一铝电极组,所述铝电极组与直流电源件电性连接,在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上部还设有一自动刮沫装置,在所述电絮凝反应池内还设有第一超声波振动器,在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进水口还设有第一电动球阀,在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出水口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动球阀用于控制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进水作业,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电絮凝反应池内的污泥排除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板沉淀池内设有第二超声波振动器,在所述斜板沉淀池的右侧上部设有一沉淀池出水口,所述沉淀池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连接,在所述斜板沉淀池的下部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的沉淀污泥的排除作业,所述沉淀池出水口用于处理后的清水排出,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污泥储存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振动器以及所述第二超声波振动器均与超声波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井水净化处理设备用于当通过所述铝电极组对所述电絮凝反应池进行电絮凝反应处理后,开启所述第一超声波振动器以及所述第二超声波振动器,以分别对所述电絮凝反应池以及所述斜板沉淀池进行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组件包括所述中间水池,在所述中间水池的顶部设有一中间水池进口,在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设有一中间水池出口,在所述中间水池的内部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中间水池出口与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通过第二电动球阀与石英砂介质过滤罐连接,所述石英砂介质过滤罐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三电动球阀,所述石英砂介质过滤罐的底部连接有第四电动球阀以及第五电动球阀,所述第四电动球阀与所述臭氧杀菌组件连接,所述第五电动球阀与第一反洗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杀菌组件包括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在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内壁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底部设有臭氧曝气盘,所述臭氧曝气盘与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的上部,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保障组件包括一活性炭过滤罐,在所述活性炭过滤罐的顶部设有第六电动球阀以及第七电动球阀,在所述第六电动球阀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第二增压泵,在所述活性炭过滤罐的底部连接有第八电动球阀以及第九电动球阀,所述第九电动球阀与第二反洗增压泵相连,所述第二反洗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清水储存池连接,所述第七电动球阀用于在出水口位置预留接口以将反冲洗废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1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
- 下一篇:锂电池制片机及其滚贴胶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