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竹木产品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0232.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林;开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建林 |
主分类号: | B27M3/24 | 分类号: | B27M3/24;B27J1/00;B27M3/00;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程皓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产品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竹木产品加工设备,包括固定框架,本发明通过所述主动辊筒通过两个安装块配合螺钉固定在两个安装架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辊筒配合两个安装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框架在两个支柱一端的表面安装有伺服滑台,所述伺服滑台的一端配合活动安装有刀片电机,所述刀片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与切割刀片键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在上压板上方的表面安装有感应光电,所述感应光电通过线路配合喷胶装置与电源电性连接。本发明使得竹席原料能够进行分段式依次受到加工,通过此种结构极大的缩短了需要干预的步骤,不仅确保了整体加工质量统一,且能够使得整体加工效率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竹木产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竹木产品是由竹木原料经加工处理而成,竹木原料经锯切断料,分片,粗刨,高温蒸煮,高压碳化,烘干,精刨,分色选片,组胚压合,砂光等数十道工艺处理,具有卓越的物理学性能,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干裂,不变形等优点。
在竹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将竹木原料进行分段处理,常见的加工设备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往往需要先行将竹木原料进行切割加工后再转运至其他设备进行后续的粘合、收卷等步骤,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使得整体加工效率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竹木产品加工设备,使得竹席原料能够进行分段式依次受到加工,通过此种结构极大的缩短了需要干预的步骤,不仅确保了整体加工质量统一,且能够使得整体加工效率得到提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竹木产品加工设备,包括固定框架、主动辊筒、从动辊筒和手轮,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所述主动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安装块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筒通过两个安装块配合螺钉固定在两个安装架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另外两个安装块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筒配合两个安装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手轮的一端均通过螺杆螺接穿过安装架顶部并通过轴承配合与设置在从动辊筒两端的安装块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在安装架下方的表面安装有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配合与主动辊筒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一体化成型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表面一侧均安装有压合气缸,两个所述压合气缸的输出端均通过螺钉配合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表面依次均匀设有上夹板,所述固定框架在上夹板下方的表面依次均匀设有下夹板,所述固定框架在两个支柱一端的表面安装有伺服滑台,所述伺服滑台的一端配合活动安装有刀片电机,所述刀片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与切割刀片键连接;
所述固定框架在其中一个支柱一侧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所述固定框架在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一端安装有两个伺服气缸,两个所述伺服气缸的输出端均通过连杆配合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固定框架在两个伺服气缸之间安装有伺服电机;
所述固定框架在第一压辊一侧的表面安装有上压板,所述固定框架在上压板下方的表面安装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配合螺钉安装有下压板,所述固定框架在上压板上方的表面安装有感应光电,所述固定框架在上压板一侧的表面安装有喷胶装置,所述感应光电通过线路配合喷胶装置与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框架在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下方的表面通过轴承支架活动安装有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通过同步带配合与第二传送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有整形气缸,所述整形气缸的输出端配合螺钉安装有整形辊,所述整形辊处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之间,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端安装有收卷辊筒,所述收卷辊筒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在收卷辊筒一侧的位置安装有缠绕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建林,未经俞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