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p型极化掺杂的III族氮化物光电子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335.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楠;闫建昌;刘志彬;王军喜;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蕾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极化 掺杂 iii 氮化物 光电子 器件 | ||
1.一种III族氮化物的p型层的极化掺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p型层通过组分渐变引入的极化诱导产生一定浓度的空穴;
所述p型层由III族氮化物材料BxAlyInzGa1-x-y-zN制成,其中,0≤x≤1,0≤y≤1,0≤z≤1;所述p型层中沿金属极性方向发生x逐渐减小、y逐渐减小或z逐渐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型层中含有p型掺杂剂,且所述p型掺杂剂浓度在所述p型层内呈调制分布;
所述p型掺杂剂为Mg、Be或Zn,且在所述p型层中形成多层δ掺入层,所述δ掺入层隔开的子p型层的厚度沿金属极性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掺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厚度为0.001-10微米。
3.一种具有p型极化掺杂的III族氮化物光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
衬底;
缓冲层;
n型层,具有n型掺杂;
有源区域,为III族氮化物双异质结结构、单量子阱结构或多量子阱结构;
p型层,通过组分渐变引入的极化诱导产生一定浓度的空穴,含有p型掺杂剂,且p型掺杂剂浓度在所述p型层内呈调制分布;所述p型掺杂剂为Mg、Be或Zn,且在所述p型层中形成多层δ掺入层,所述δ掺入层隔开的子p型层的厚度沿金属极性方向逐渐减小;
p型接触层,具有p型掺杂;
所述p型层由III族氮化物材料BxAlyInzGa1-x-y-zN制成,其中,0≤x≤1,0≤y≤1,0≤z≤1;所述p型层中沿金属极性方向发生x逐渐减小、y逐渐减小或z逐渐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的厚度为0.01-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有源区域和所述p型层之间,有p型电子阻挡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电子阻挡层组分固定,或发生组分渐变引入极化从而诱导产生一定浓度的空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层由III族氮化物材料BaAlbIncGa1-a-b-cN制成,其中,0≤a≤1,0≤b≤1,0≤c≤1;
所述n型层的厚度为0.01-20微米;
所述n型层的组分固定,或发生组分渐变引入极化从而诱导产生一定浓度的电子;
所述n型层含有均匀或调制掺入n型掺杂剂,或不掺入n型掺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3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质量低应力AlN图形模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球顶、扬声器单体和发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