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茯苓酸代用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00363.4 申请日: 2020-06-28
公开(公告)号: CN111700142B 公开(公告)日: 2023-08-25
发明(设计)人: 袁峰;裴疆森;张彦青;李新兰;孙振雄;余月辉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23F3/34;A61K36/8994;A61P29/00;A61P35/00;A61P37/04;A61P1/14;A61P25/00;A61P9/00;A61P1/00;C12R1/645
代理公司: 武汉汇知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83 代理人: 张熔舟
地址: 43760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发酵 茯苓 用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茯苓酸代用茶的制备方法,以赤小豆为培养基原料,接种筛选扩培所得的茯苓菌丝体,培养发酵后烘干、粉碎,然后添加中药材进行配伍,即得发酵茯苓酸代用茶;所用中药材包括薏苡仁、陈皮、桑叶、人参、红枣、荷叶、金银花、藿香和薄荷。本发明用赤小豆作为茯苓发酵的培养基,制备的发酵产品,不同于传统种植茯苓,具有浓郁的发酵酸味,直接冲泡既能获得良好的口感,配合其它中药材使用,具有祛湿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这一微生态发酵茯苓酸茶工艺为市场上所没有的,为提高茯苓产品对人体吸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以赤小豆为培养基固体发酵生产茯苓酸代用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部,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茯苓是一种常用药物,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具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茯苓因其药用功能广泛,补而不峻,被列入药食同源的品种。茯苓发酵后可以明显提高茯苓酸的含量[化学名称为:3-8-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烷-8,24(31)-二烯-21-酸],这种天然存在于茯苓等中草药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竞争性抑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的生物活性,降低PLA2介导的细胞损伤。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赤小豆和茯苓的功效相辅相成,可以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

赤小豆薏苡仁茯苓汤的主要功效是健脾去湿热,茯苓还有一定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脾虚湿热所致的头面部出油多,容易长痘痘,口中黏腻感,身体困重感,大便稀溏,小便混浊,容易疲劳,轻度失眠,虚胖,皮下脂肪增多,舌苔厚腻,脉滑者。

高粱米的功效:1、能够健脾止泻,因为从中医食疗的角度上来讲高粱米性味甘、涩、温,入脾、胃经,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的人,如果适当吃高粱米,通过滋补脾经和胃经而有很好的健脾止泻的作用。2、能够化痰止咳,对于痰湿引起的咳嗽、咳痰、咳血的人,如果适当吃高粱米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作用。3、能够安神助眠,对于心烦不寐、失眠多梦的人,如果适当食用高粱米有很好的安神助眠的作用。

本发明所用配方原料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调营养卫;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配以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美誉的红枣,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称为桑芽菜,桑叶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桑叶中的一些生物碱和多糖不仅通过抑制小肠对于糖的吸收量来降低血糖值,还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荷叶含有大量纤维,可以促使大肠蠕动,有助排便从而可以清除毒素;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藿香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薄荷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

综合以上成分进行配伍,利水渗湿,有健脾止泻、芳香开窍,利水中有健脾作用,利水中有收涩作用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中国专利《一种茯苓固态发酵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410577398.5)公开了一种用茯苓菌发酵小麦制备固体饮料的方法,发酵后的小麦茯苓产物需要用多种消化酶处理,工艺复杂,而直接用小麦发酵品冲泡口感欠佳;而本发明用赤小豆作为茯苓发酵的培养基原料,制备的发酵产品具有浓郁的发酵酸味,直接冲泡既能获得良好的口感,配合其它中药材使用,具有祛湿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这一微生态发酵茯苓酸茶工艺为市场上所没有的,为茯苓产品提高对人体吸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其创新点主要是在豆类原料中的萜类前体如固醇和黄酮等有利于诱导和转化茯苓酸的积累,其他专利文献未见该方法的诱导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