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487.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琪;聂赛平;王海初;戴勇;李文初;刘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36;D01H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崔征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粗纱机 | ||
1.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块固定板(11),两块所述固定板(11)之间穿插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定滑轮(14),所述固定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棉线筒(16),所述棉线筒(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2);
其中,所述转杆(12)上还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杆(12)的旋转速度,从而提高成纱的条干、结构的均匀性;
S1、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测得所述粗纱机前罗拉直径、粗纱卷绕直径,利用所述速度传感器测得所述粗纱机锭翼速度、须条输出速度和前罗拉速度,并将所述粗纱机前罗拉直径、所述粗纱卷绕直径、所述粗纱机锭翼速度、所述须条输出速度和所述前罗拉速度传输给控制器,利用公式(1)得到第一转速:
其中,V1为所述第一转速,V2为所述须条输出速度,π为圆周率,D1为所述前罗拉直径,λ为预设牵伸倍数,T为预设粗纱调节系数,V3为所述粗纱机的前罗拉转速,D2为所述粗纱卷绕直径;
S2、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测得粗纱线密度、粗纱悬跨弦长和弦线跨度中点到粗纱弦跨段的垂度,并将所述粗纱线密度、粗纱悬跨弦长和弦线跨度中点到粗纱弦跨段的垂度传输给控制器,利用所述控制器得到第一扩张力;
F1为所述第一扩张力,ρ为所述粗纱线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所述粗纱悬跨弦长,c为所述弦线跨度中点到粗纱弦跨段的垂度,e为自然对数,γ1为粗纱之间的摩擦系数,γ2为所述粗纱与锭翼之间的摩擦系数,θ2=2*π;
S3、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粗纱张力,并利用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转杆(12)的计算旋转速度;
其中,V为所述转杆(12)的计算旋转速度,F2为所述粗纱张力;
S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转杆(12)的旋转速度为所述计算旋转速度,从而达到智能控制所述转杆(12)的效果,使得所述成纱的条干、结构的均匀性得到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23),两块所述支撑板(21)之间穿插连接有纺纱转辊(24),所述纺纱转辊(2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5),所述支撑台(2)的一侧与纺纱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架(3)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32),所述横杆(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33),所述电动液压杆(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4),所述安装架(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台驱动电机(35),三台所述驱动电机(35)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36)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绕线架(37),所述绕线架(37)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锭子(38),所述锭子(38)的底端与台面(39)的顶部嵌设有轴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4)的顶部固定安装穿线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的粗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22)、电动液压杆(33)、驱动电机(35)和电动伸缩杆(36)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4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变压器及电源适配器
- 下一篇: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