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D去除效果良好的内循环臭氧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542.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代春龙;魏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d 去除 效果 良好 循环 臭氧 催化 氧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COD去除效果良好的内循环臭氧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往复移动机构(2)的底侧,底板(1)顶面的右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3)的底面,第一活塞缸(3)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进液阀(4)和第一单向阀(5)的下端,第一活塞缸(3)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排液阀(6)和第二单向阀(7)的上端,第一活塞缸(3)内活动安装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的外周与第一活塞缸(3)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第一活塞(8)的右侧设有搅拌轴(9),搅拌轴(9)外周的上下两侧分别轴承连接轴套(10)的内壁,轴套(10)的左侧分别与第一活塞(8)的右侧固定连接,轴套(10)的下方分别设有搅拌叶轮(11),搅拌叶轮(11)的内壁分别与搅拌轴(9)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3)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齿条(12)的右端,第一活塞(8)的右侧开设横向的凹槽(13),凹槽(13)的内壁与齿条(12)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搅拌轴(9)外周的中部固定连接同轴的齿轮(14)的内周,齿轮(14)与齿条(12)啮合配合,第一活塞(8)的左侧固定连接横杆(15)的右端,横杆(15)的外周与往复移动机构(2)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底板(1)顶面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缸(16)的底面,第二活塞缸(16)内活动安装第二活塞(17),第二活塞(17)的外周与第二活塞缸(16)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第二活塞缸(16)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活塞缸(18)的底面,第三活塞缸(18)内活动安装第三活塞(19),第三活塞(19)的外周与第三活塞缸(18)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横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30)的右端,第一伸缩杆(30)的左端与第二活塞(17)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活塞(19)的右侧固定连接L形杆(31)的左端,L形杆(31)的下端与横杆(15)固定连接,第三活塞(19)的左侧设有第四活塞(32),第四活塞(32)的外周与第三活塞缸(18)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第四活塞(32)的右侧开设通孔(33),通孔(33)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圆环(53)的外周,第三活塞(19)的左侧固定连接短杆(34)的右端,短杆(34)的外周与圆环(53)的内壁间隙配合,短杆(34)的左端固定连接密封块(52)右侧的中部,密封块(52)的右侧固定连接密封环,密封环的右侧能够与圆环(53)的左侧接触配合,密封块(52)的外周与通孔(33)的内壁间隙配合,第三活塞(19)的右侧开设通气孔(49),通气孔(49)的内壁固定连接第四单向阀(35)的外周,第二活塞缸(16)左侧的上下两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五单向阀(36)与第六单向阀(37)的右侧,第三活塞缸(18)左侧的上下两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七单向阀(38)和第八单向阀(39)的右侧,通气孔(49)的右侧固定连接三叉管(40)的第一端,三叉管(40)的第二端与第五单向阀(36)的左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三叉管(40)的第三端与第一单向阀(5)的上端固定连接并连通,第二单向阀(7)的下端与第八单向阀(39)的左端通过连管(41)固定连接并连通,在使用时,打开进液阀(4),将污水通过进液阀(4)注入第一活塞缸(3)内,将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与第七单向阀(38)连通,启动臭氧发生器,启动往复移动机构(2),当往复移动机构(2)的移动端由左向右移动时,通过横杆(15)带动第一活塞(8)向右移动,带动轴套(10)、搅拌轴(9)、搅拌叶轮(11)和齿轮(14)向右移动,由于齿轮(14)与齿条(12)啮合配合,齿轮(14)沿齿条(12)滚动带动搅拌轴(9)和搅拌叶轮(11)转动,对污水进行搅拌,同时将第一活塞缸(3)内的臭氧通过第一单向阀(5)排入三叉管(40)中,同时横杆(15)向右移动带动L形杆(31)向右移动,带动第三活塞(19)向右移动,第一伸缩杆(30)伸长,第二活塞(17)由于不受外力保持不动,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之间的空间逐渐增大,排入三叉管(40)中的气体通过第四单向阀(35)进入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之间的空间中,由于第一活塞缸(3)内缩小的体积与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之间增大的体积相同,使得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之间的空间内压强保持动态平衡,当第一伸缩杆(30)达到最大行程,横杆(15)继续向右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30)带动第二活塞(17)向右移动,排入三叉管(40)中的气体通过第五单向阀(36)进入第二活塞缸(16)中,由于第一活塞缸(3)内的缩小体积与第二活塞缸(16)内增大的体积相同,使得第二活塞缸(16)内的压强保持动态平衡,此时第三活塞(19)通过短杆(34)、密封块(52)和圆环(53)带动第四活塞(32)向右移动,密封块(52)右侧的密封环与圆环(53)的左侧接触配合形成密封,此时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相对静止,压强不变,第四活塞(32)左侧形成负压将高浓度的臭氧从臭氧发生器中通过第七单向阀(38 )抽入第四活塞(32)左侧;当往复移动机构(2)的移动端换向,带动横杆(15)向左移动,此时L形杆(31)向左移动,推动第三活塞(19)向左移动,第一伸缩杆(30)收缩,密封块(52)右侧的密封环与圆环(53)的左侧不再接触配合,第四活塞(32)和第二活塞(17)由于不受外力而不移动,此时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之间连通,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中的气体混合,经第八单向阀(39)、连管(41)和第二单向阀(7)排入第一活塞缸(3)中,当第一伸缩杆(30)收缩至最短,下侧的第一伸缩杆(30)固定杆的左侧推动第二活塞(17)向左移动,第二活塞缸(16)内的气体通过第六单向阀(37)被排出至外界,同时第三活塞(19)与第四活塞(32)接触配合并推动第四活塞(32)向左移动,将第四活塞(32)左侧的臭氧经第八单向阀(39)、连管(41)和第二单向阀(7)排入第一活塞缸(3)中,同时第一活塞(8)同步向左移动,通过轴套(10)带动搅拌轴(9)、搅拌叶轮(11)和齿轮(14)向左移动,由于齿轮(14)与齿条(12)啮合配合,齿轮(14)沿齿条(12)滚动带动搅拌轴(9)和搅拌叶轮(11)反向转动,在对水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将通过第二单向阀(7)向上漂浮的气泡进行打碎,使得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增大,溶解率提高,加快污水的处理效率,同时本装置能够将部分与污水反应过后的气体再次与高浓度臭氧进行混合,能够对其中的部分剩余臭氧进行循环再利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5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碎型烧伤手术废弃物存放器
- 下一篇:一种挤压-轧制连续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