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619.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日本连续端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G1/12;H02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同轴 电线 编织 折回 装置 | ||
1.一种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其中,预定长度的外护皮从电线端部剥离,并且露出的编织部折回以覆盖所述外护皮,所述同轴电线包括:芯线、覆盖所述芯线的外周的内被覆、覆盖所述内被覆的外周的所述编织部以及覆盖所述编织部的外周的所述外护皮,所述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包括:
第一编织部张开单元,该第一编织部张开单元被构造为,通过使张开爪从外径方向按压露出的所述编织部的基端部,使所述露出的编织部的末端侧径向向外地张开;
第二编织部张开单元,该第二编织部张开单元被构造为,通过使张开管沿着所述内被覆的外周从电线端部侧进入到所述末端侧被张开的所述编织部的内侧,使所述编织部进一步张开;以及
编织部折回单元,该编织部折回单元被构造为,通过使折回部件沿着所述张开管的外周从所述同轴电线的末端侧向基端侧前进,使所述编织部在所述外护皮的末端位置处弯曲,并且使所述编织部折回以覆盖所述外护皮,其中,
所述第一编织部张开单元包括:
单元主体,该单元主体具有加工轴线,该加工轴线与被保持在用于加工的固定位置处的所述同轴电线的端部的轴线一致;
旋转体,该旋转体绕着所述加工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单元主体上;
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被构造为被驱动以使所述旋转体旋转;
多个开闭块,该多个开闭块在以所述加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等角度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旋转体上,并且在以所述加工轴线为中心的圆的径向上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旋转体上;
开闭驱动机构,该开闭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同步地径向向外张开所述多个开闭块,并且同步地径向向内闭合所述多个开闭块;以及
多个张开辊,该多个张开辊围绕与所述加工轴线平行的轴线分别可转动地装接至所述开闭块,并且所述多个张开辊在外周上设置有充当所述张开爪的环形爪部,其中,
所述开闭驱动机构经由所述开闭块使所述张开辊的外周上的所述环形爪部按压所述露出的编织部的基端部,在此状态下,所述旋转体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旋转,并且装接至所述开闭块的所述张开辊绕着所述编织部的外周旋转,使得所述露出的编织部的末端侧径向向外张开,
其中,所述第一编织部张开单元、所述第二编织部张开单元和所述编织部折回单元的所述折回部件安装在所述单元主体上,
并且其中,通过使所述单元主体在与所述加工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前进,所述编织部折回单元向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其中,
三个以上的开闭块和三个以上的张开辊以等角度间隔布置在以所述加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其中,
所述单元主体在与所述加工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在单元基部上,
单元主体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单元基部与所述单元主体之间,该单元主体驱动机构使所述单元主体在与所述加工 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前后移动,并且
所述单元主体驱动机构对应于使所述折回部件前进的所述编织部折回单元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其中,
安装在所述单元主体上的所述第二编织部张开单元包括:
滑动杆,该滑动杆贯穿所述旋转体,并且在被所述旋转体引导的同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加工轴线上;
所述张开管,所述张开管设置在所述滑动杆的前端上;以及
滑动驱动机构,该滑动驱动机构使所述滑动杆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同轴电线的端部的编织部折回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单元主体驱动机构分别配置有气动致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日本连续端子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日本连续端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6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