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097.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周同;吴存福;石磊;李垒;赵振涛;白峰;高朝阳;杨义普;米孝红;王光林;宫晓波;梁彦峰;师斌;郭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D3/01;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二氧化碳 灭火 系统 流管 预先 充气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预先充气阀门、底座接头、连接管路、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和阀位监控装置;预先充气阀门一端通过底座接头设置在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分流管上;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与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连接;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与灭火剂贮存装置气相气源管连接;阀位监控装置分别设置在预先充气阀门和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上。本专利的一种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各分区选择阀在实际工作工况条件下的使用性能;总检修阀进口和出口两侧压强差小,开启阀门需用的外力小,也有利于提高总检修阀寿命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气体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广泛应用于涂装线、水泥生产线、钢铁及有色行业、电厂等工业工程。现有典型的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中,二氧化碳以液态储存在灭火剂贮存装置中,灭火剂贮存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总检修阀,以便在系统停机检修时阻断灭火剂贮存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外流,总检修阀连通不同灭火区域的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有用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压力表、安全阀及手动泄压阀,且分流管上各个灭火分区支管上设置有该灭火分区选择阀;在某一灭火分区发生火灾时,开启总检修阀,灭火分区选择阀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下开启,二氧化碳便经此灭火分区选择阀及灭火剂管道释放至该灭火分区区域内实施灭火。在开启总检修阀时,总检修阀灭火剂贮存装置的一侧(进口)存在压强(约2.07MPa),总检修阀分流管的一侧(出口)不存在压强(0MPa),因此总检修阀的进口和出口存在压强差。压强差的存在导致总检修阀开启操作时需用较大的力,这可能会对总检修阀阀芯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存在影响总检修阀寿命、性能的可能性。
为保证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行,必须在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调试阶段对上述各阀门按其实际工作工况反复进行动作模拟实验;为保证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运行期间上述各阀门始终处于可靠、有效的状态,也需要定期对上述各阀门按其实际工作工况进行动作模拟实验。
现有典型的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中,进行各分区选择阀动作模拟实验时。总检修阀为关闭状态,因此分区选择阀与总检修阀之间的管道内不存在压强(0MPa),此时各分区选择阀的动作模拟试验环境与实际工作工况不符(实际工作工况时分区选择阀与总检修阀之间的管道内存在压强,约2.07MPa),因而此时分区选择阀动作模拟试验并不能真实有效反映实际工作工况下分区选择阀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方便总检修阀开启,有利于提高总检修阀寿命和性能,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各分区选择阀在实际工作工况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流管预先充气装置,包括预先充气阀门、底座接头、连接管路、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和阀位监控装置;
所述的预先充气阀门一端通过底座接头设置在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分流管上;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与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连接;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与灭火剂贮存装置气相气源管连接;阀位监控装置分别设置在预先充气阀门和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上,阀位监控装置分别将预先充气阀门和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信息发送给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装置控制柜。
具体的,所述的底座接头焊接设置在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分流管上。
具体的,所述的预先充气阀门和底座接头之间采用圆锥管螺纹密封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预先充气阀门检修阀与灭火剂贮存装置气相气源管连接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更具体的,所述的阀门处于常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