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274.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鹏;杨贤云;李雪健;孙建勇;吕柏松;刘洋;王喜才;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佟蕊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烘干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采用一体式外侧风道,节省原料、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减少了烘箱外部结构的复杂性,设计成2进2出回风系统,对比以往的1进2出,单位时间内的风量增加;在回风系统中,增加小烘箱设计,形成U形穿膜路线,减少烘箱体积的同时,增加膜的烘干长度,能够适应更快速的印刷;大量内烘箱框架采用插接结构,并通过插块的形式进行固定,可以在内烘箱侧板,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内部结构衬板的角度调整,让膜的路线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证明,在满足印刷高速的情况下,U形穿膜路线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提供最好的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印刷机的烘干设备,大多采用较厚的钢板进行外侧风道的组装,且进出风道分开,结构复杂,形状奇特,在钣金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在回风过程中,膜速在350m/min左右的情况下,因大多回风系统均为1进2出,穿膜路线只能进行抛物线形式,所以没办法提供有效的烘干效果,并且在烘箱的打开过程中,大多采用正面打开,因烘箱整体较重,必须通过气缸等动力件提供动力,在安装、调试以及维修过程中,均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种印刷机烘干设备,解决了外侧风道的结构复杂,所用钣金较厚的情况,解决了在膜速在350m/min左右的情况下的烘干,采用全新2进2出回风管道,让整体结构优化。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烘干设备,包括内烘箱和外烘箱;
所述内烘箱主要由侧面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通过插接的形式组成外部框架,衬板和立板安装在框架内,过辊通过法兰连接在内烘箱的侧面支撑板上联动传送膜,所述过辊的安装位置使膜形成U形的穿膜路线;
外烘箱与内烘箱外部框架连接形成闭合空间,包括大烘箱和小烘箱,大烘箱和小烘箱内有风道,风道外安装风嘴,从风嘴吹出的风要对应内烘箱的穿膜路线,大烘箱和小烘箱外烘箱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立板镂空设计也形成回风口。
进一步地,内烘箱外侧的钣金上有可插入槽钢的插槽用于整体吊装。
进一步地,所述大烘箱和小烘箱的进风口和回风口都连接到一体式外侧风道。
进一步地,外烘箱与内烘箱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外烘箱和内烘箱的顶部安装限位滑槽进行角度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穿膜路线为U形穿膜路线或者抛物线穿膜路线
进一步地,外烘箱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座安装深沟球轴承,在外烘箱闭合过程中,使轴承可以滚动到内烘箱上的滚子支撑块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一体式外侧风道,节省原料、降低人力物力的同时,减少了烘箱外部结构的复杂性,设计成2进2出回风系统,对比以往的1进2出,单位时间内的风量增加;在回风系统中,增加小烘箱设计,形成U形穿膜路线,减少烘箱体积的同时,增加膜的烘干长度,能够适应更快速的印刷;大量内烘箱框架采用插接结构,并通过插块的形式进行固定,可以在内烘箱侧板,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内部结构衬板的角度调整,让膜的路线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证明,在满足印刷高速的情况下, U形穿膜路线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提供最好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机烘干设备的总装图一。
图2是印刷机烘干设备的总装图二。
图3是内烘箱框架结构。
图4是内烘箱外框。
图5是内烘箱内框。
图6是外烘箱总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