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1395.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东;朱永祥;熊建坤;赵鹏飞;郭洋;黄滔;裴伟平;黄岚;王涛;王大勇;黄丽;徐健;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伊苒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叶片 自动化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方法,涉及汽轮机叶片修复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包括扫描原始叶片→三维模型→计算机逆向建模→规划切割区域和路径→切割→扫描缺口→逆向建模→缺口堆层规划→打印堆积→热处理→无损检测→加工→扫描,采用机器人3D扫描系统对确定的叶片进行扫描,再通过软件处理获得该叶片的3D模型,在该模型上定义待切割区域及路径,以全部去除损伤部位或建立要实现再制造的区域;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解决叶片水蚀损伤修复及叶片修复升级等问题,相对传统机械加工简化了加工工艺,极大提升了叶片的现场加工效率,为汽轮机转子叶片损伤的高效智能修复及再制造确定了新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叶片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叶片的水蚀,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大技术难题,叶片一旦水蚀损伤后,不但会增大机组能耗,降低效率,更重要的是安全风险会急剧增大。而针对于目前汽轮机叶片水蚀情况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更换汽轮机叶片,但该方式成本非常高昂;另一种方式就是进行修复或再制造。
目前对于汽轮机末级叶片的现场修复及再制造,其主要指修复,也主要是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颁发的行业标准进行手工修复,修复过程一般是使用打磨方式消除水蚀缺陷后,再使用手工方法把缺口堆焊出来,然后再通过打磨,使其大致恢复叶片型线,仅仅主要是恢复尺寸;而对于再制造,即对叶片进行局部重构,使其在常规基体上具备特殊性能、特殊型线或型面,行业内并无相关标准及实施案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汽轮机叶片现场修复及再制造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方法,其目的在于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切割、3D打印及焊后热处理等环节以实现对损伤后的叶片进行切割后再制造,通过各环节步骤层层递进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解决叶片水蚀损伤修复及叶片修复升级等问题,将叶片缺陷去除与焊接统一了起来,是一种简便、高效对受损叶片进行可靠修复及再制造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轮机叶片的自动化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备准备:调整滚轮支架高度和支撑座开档距离,将含有叶片的整体转子吊装在滚轮支架上,将转子调整至水平状态,并将转子轴的一端与滚轮支架的动力盘连接,同时将机器人、滚轮支架及切割设备的电缆连接好;
2)焊前预处理:选取具有损伤的叶片作为标样叶片,去除该叶片基体表面杂质,以使其具备扫描条件;或按照要求布置好3D扫描所需的点标,以保证3D扫描设备能够顺利检测;
3)3D扫描并建模:利用3D扫描设备对选定好的叶片进行3D扫描,并通过计算机配套的逆向工程、路径规划软件获得叶片需要切割的部位并规划出切割路径;
4)切割:利用机器人按照设定的切割部位及切割路径进行切割;
5)无损检测:步骤4)切割完成后,对切割部位进行渗透检测,以确认损伤部位被完全切割去除,即确定标样叶片的完整切割区域和路径;
6)焊前扫描;对切割后的叶片缺口进行3D扫描,并通过计算机逆向工程、路径规划软件处理后形成堆积轨迹路径,并编制焊接程序,设置好焊接设备的焊接参数;
7)焊接:对叶片切割缺口区域进行3D打印,按照规划焊接路径,机器人自动按照所述规划路径对切割缺口进行逐层堆焊打印;
8)滚轮架旋转:在选定叶片焊接完成后,使滚轮支架按照程序自动旋转一定角度,将焊接后的叶片旋转离开焊接工位,再对旋转至该焊接工位的叶片,重复执行步骤3)至步骤7),以此重复,实现所有叶片的打印修复;
9)焊后热处理:使用热处理装置对叶片堆焊区域进行焊后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