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742.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孙鑫;干耀恺;张凤;王克;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G16H20/30;G06F3/01;A63B23/035;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肢 骨折 手法 复位 训练 方法 | ||
1.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CT影像数据转化步骤:通过患者的CT影像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对四肢组织解剖结构进行分割和提取,首先分析各断层图象的灰度直方图和三维图象的整体灰度直方图,交互给定分割阈值的上限和下限,对三维图象二值化;然后根据待重建组织的形态特征选取合适的形态学操作进行区域修整;最后用种子填充算法来填充出要分割的区域,最终将CT影像数据转化为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数据;
S2,四肢实体模型制作步骤:在获取四肢的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数据后,在计算机上对四肢进行修改和设计模具,在利用3D打印技术把四肢的骨头及其软组织模具打印出来,然后把打印出来的四肢各部分按照其解剖结构组装起来形成四肢实体模型;
S3,虚拟环境呈现步骤:基于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四肢,为医生提供准确直观的四肢的内部结构信息;
S4,图像识别配准步骤:基于图像识别算法,预先设计合适的标识物,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该识别物进行处理并存储其特征信息,在复位过程中,获取该识别物的实际空间位置,从而将虚拟四肢与实体四肢进行配准,用户透过实体四肢的皮肤看到内部的骨块随着训练操作而产生的位置变化,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S5,手势交互步骤:依次通过图像获取、手势识别和分割、手势分析、静态手势分割和动态手势分割一系列过程实现手势交互功能;
S6,训练过程录制步骤:采用摄像头将训练过程的图像进行采集并量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编码成数字视频,实现训练过程录制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四肢的软组织是用和人体非常接近的硅胶制作出,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四肢实体模型具有四肢及其软组织的外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标识物采用二维码,所述标识物保持与实体四肢的相对位置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手势交互功能允许教师和/或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对虚拟四肢进行颜色、透明度、位置和转属性进行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训练过程录制功能,一方面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供教师观察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另一方面将教师的操作录制下来,供学生学习正确的骨折复位操作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7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