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815.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巧瑜;王旭飞;庞尔跃;邹军;石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映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冷热 冲击 冷却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机工作台、冷却液循环装置、制冷装置和托架,冷却液从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出口流出流向冷机工作台的进口再由冷机工作台的出口流出,流向制冷装置的进口,并经过制冷装置的蛇形管,则需通过散热板把热量散失掉,制冷装置上部的冷却风扇即起到加速散热的效果,最终冷却液从制冷装置循回到冷却液循环装置,并在双螺旋冷却管中进一步冷却及储存。使用上述方案的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冷却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芯片荧光冷热冲击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LED芯片荧光冷热冲击测试过程,冷却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和携带,传统的LED芯片荧光测试的冷却系统组成为水泵、水箱、风冷循环装置以及管道排布和外壳组成,水冷弊端在于水的比热容有限不如特殊的冷却液,导致需要大量的水作为冷却源,其次由于水冷系统体积大只能放于地面导致水泵杨程增加,水泵的功率变大噪声也随之变大。由上述可知,水冷系统在LED芯片荧光冷热冲击测试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LED冷热冲击机冷却装置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冷却效果明显。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机工作台、冷却液循环装置、制冷装置和托架,其中:
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和制冷装置固定在所述托架上;
所述冷机工作台包括荧光粉槽、荧光粉槽块、散热块、隔热层、冷机工作台外壳、U型管和U型管接口,其中:
所述荧光粉槽块中间设置有所述荧光粉槽,并在所述荧光粉槽四周包裹所述隔热层;
所述荧光粉槽块、散热块、隔热层以层叠方式固定在所述冷机工作台外壳内;
所述U型管嵌设于所述散热块中,其露出于所述冷机工作台外壳的部分形成所述U型管接口,所述U型管接口的端部引出有冷却液进出口;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却风扇、蛇形管、散热板和底盖,其中:
所述散热板以螺钉方式连接于所述底盖上;
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上方;
所述蛇形管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中间,所述蛇形管端部引出有冷却液进出口;
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包括双螺旋冷却管、冷却液连接口和冷却液循环装置外壳,其中:
所述双螺旋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外壳内;
所述冷却液连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双螺旋冷却管连接,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外壳的部分引出有冷却液进出口;
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冷机工作台和制冷装置三者的冷却液进出口依次串连组成冷却循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机工作台还包括制冷芯块,所述制冷芯块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上方,用于带走冷却液流经所述U型管时传导给所述散热块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冷机工作台还包括冷机工作台盖和合页,所述冷机工作台盖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冷机工作台外壳连接,并盖合于所述冷机工作台外壳上端。
优选的,所述荧光粉槽块、散热块、隔热层依次由上到下层叠分布并用粘性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外壳包括上端盖、侧壁、下端盖和螺纹固定孔,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映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映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式壁挂炉热交换器自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粘稠流体流量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