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1838.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廖晶;鄢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24F7/08;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刘心宇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循环 机构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一种空气循环机构,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内壁设置有沿轴线圆周阵列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外侧侧面和出风口内壁固接,导流叶片内侧侧面和出风口轴线相邻;导流叶片沿螺旋线倾斜向下延伸,相邻导流叶片之间形成和出风口连通的导流通道,从而使气流沿轴向进入出风口,并分别从各个导流通道螺旋缠绕着从出风口排出。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循环机构,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导流叶片,实现旋风进气,便于空气循环机构进行换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空气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空气净化装置均为家用,而针对电梯这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频繁乘用的公共空间内的空气净化设备还比较欠缺。
电梯空气循环机构属于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内人员混杂,空气质量复杂多变,对净化装置的要求也较高。由于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较短,这就要求电梯内空气净化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净化效果,即对净化设备的空气循环机构进出风方式和风量大小有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以便于空气循环机构进行换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循环机构,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内壁设置有沿轴线圆周阵列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外侧侧面和出风口内壁固接,导流叶片内侧侧面和出风口轴线相邻;导流叶片沿螺旋线倾斜向下延伸,相邻导流叶片之间形成和出风口连通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的,导流叶片的横截面呈弧线形。
进一步的,各导流叶片的下端位于相邻导流叶片的下侧。
进一步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在空气循环空间的顶部。
进一步的,进风口套设在出风口内侧。
进一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设置,进风口处形成负压,出风口处形成有正压。
进一步的,导流叶片内侧侧面共同固接有形成有进风口的排气管。
一种电梯,包括形成空气循环空间的轿厢,轿厢设有上述的空气循环机构。
进一步的,轿厢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机构,空气净化机构的净化腔串联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轿厢在进风口处安装有污染物浓度探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轿厢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控制空气净化机构的开闭。
本发明的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导风叶片,优化电梯内气流组织,提高净化效果,提升乘坐舒适度,节能省电。
2、通过套设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在进风口处形成负压,在出风口处形成旋转气流,在电梯轿厢内形成“龙卷风”,即进风口下方的电梯轿厢内区域存在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外部为旋转气流,充分抽取轿厢污浊空气,实现轿厢内的空气的高效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仿真模拟图。
图中标记说明:
1、轿厢;2、出风口;3、进风口;31、排气管;4、导流叶片;41、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空气循环机构及电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